史上第一难的高考数学题--1984年数学高考回忆

标签:
1984年高考数学考试 |
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时间终于确定了。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
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这又回到了2003年之前的高考时间,在2003年前,高考时间一直为7月7日、8日、9日。
这让人回想起1984年当年的高考,记得那年数学很难,后来大家都说,1984年高考数学题是史上最难的高考数学题,当年数学考试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
在网上找到当年的数学考题,看看都很亲切。
1984年的高考数学题有多难,从全国的分数就可以看出。
据统计,浙江平均才39,上海平均29,北京平均20,全国平均26分,而且当年还有预考制度,这是被预考淘汰了之后能够参加高考的成绩。预考制度的杀伤力,也是比较大的,很多地方都淘汰了65%,全国平均也在60%左右,一些农村高中,甚至都被剃了光头,所以能够参加高考的学生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我记得考试拿到试卷的时候,首先看前面的基础题,从第一大题看要求的时候人就蒙了:选对的得3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负1分。心里压力太大了,不会的不选还不行,选错了也不行,不但不得分,还要得负分,心里彻底慌乱了。
第二大题要求直接写出答案,没有中间步骤,错了就一分都没有,里面好几个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做很长时间。
第一、二、三大题根本不是什么基础题,每道题都不是直接能够算出来的,要拐好几个弯,还要算很久,而且里面的小题都不小,每个小题3-6分的题,错一个就要少不少分数,前面的所谓基础题感觉太难了,高考之后与老师对答案,第一大题对了1个,错了4个,结果倒扣了1分,第二大题得了12分,第三大题0分,结果前面三个大题51分的题,只得了11分,心里面凉凉的。
第四题、第五题、第七题是我比较擅长的题目类型,尽管花了很长时间,绞尽脑汁,但最后还是都对了。
第六题感觉很有把握,但第2小题方式方法都是对的,计算错了,真是太遗憾了,不过还是写了完整的步骤,估计得了3分的步骤分。
第八题是压轴题,后来的专家说难度太大了,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的水平,还好,此题我在复习考试卷上看到了类似的题,老师当时说此题大家就不要看了,高考不应该有这么难的题,我当时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花了两天时间才把此题弄明白,没有想到派上用场了,结果我成了少数做对此题的人。
120分的题,我只得了75分,前面51分的“基础题”丢分太多了,不过能够参加史上第一难的高考数学考题,也是一种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