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2015-01-23 11:06:02)
标签:
教育 |
分类: 英语教学 |
然而在平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合作对象参与不均衡,小组活动成了能力强的同学的“独角戏”
通过本次远培的学习和自身平时的经验,我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1、科学合理的分组。
分组是小组学习的前提条件,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组能让小组学习达到好的效果,否则,则会得不偿失。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固定分组和动态分组,达到科学合理分组的目的。
(1)固定分组是指可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状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以及课型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同质编组或异质编组。同质编组就是将同一层次的学生编为一组。同质编组有利于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异质编组则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在一组。异质编组有利于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
我们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较多的是采用偶数的异质编组。偶数的编组利于学生在进行语言操练时两人交际和互动的需要。另外现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设计还不能每个环节都做到,大多数的要求和操练都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异质编组对于学生的互帮互助以及合作完成任务是非常有利的。
(2)动态分组。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较多,若一成不变,学生之间过于熟悉或产生矛盾都会影响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至于影响活动完成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有动态分组来调节和补充。动态分组主要有自愿分组与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自愿分组有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进行争论与辩论,在争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弄清问题本质。
2、明确小组分工。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轮流担任一定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或给每个同学编号,1,2,
3、科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分组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学习,而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则是成就小组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好的学习内容,能让学生在激烈的小组讨论中,学到知识,增长知识。然而小组学习内容在选择上的科学性时,也得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向学生讲透本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内容,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学习意义。只有充分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才能避免学生不知所云、一脸茫然、面面相觑、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4、进行科学的评价。
每一次的小组学习,都会有所收获。有的同学收获大,有的同学收获小,有的同学收获了这个知识点,有的同学收获了哪个知识点。面对着不同同学不同的收获点,我们应做出科学的评价,重视评价的作用。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都希望能在老师面前多表现自己,都希望老师能多表扬自己。面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应在学生小组活动结束后,结合各个小组的活动成果和教师巡视、反馈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质量高的同学和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小组活动开展不好的同学和小组提出希望;对认真倾听其他小组发言的同学和小组进行表扬;对没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和小组进行批评。这种评价方式即鼓励了同学个人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学习小组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