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因榆树而得名

标签:
文化图片 |
榆中,是兰州市下辖的东南面的一个县,是兰州市最早的一个古老地名,也是兰州最优美的十个地名之一。
榆中的地名,源自于榆树。据史料记载,(前214年),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一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为抵御匈奴,“垒石为城,树榆为塞”,以地处榆塞之中而得名榆中。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4年),历史悠久,地名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榆中地处黄土高原,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是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除南部的二阴山区降水较多外(可达400~600毫米),其余地方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北部山区一些地方年降雨量更少,甚至不足200毫米。而年蒸发量高达1600毫米以上 。干旱少雨,植被稀疏,覆盖率低,是榆中最基本的气候特征。
但在榆中,无论是南部二阴山区,中部的河川谷地,还是北部的北山地区,却有一种树,顶风沙,御严寒,抗干旱,顽强地生长的黄土高原上的沟沟坎坎,山坡谷地。
榆树,不但其花、叶、皮可食用,从古至今,榆木也备受欢迎,是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制作家具的首选;榆树还是黄土高原上极好的绿化树种,也可修剪造型,培育盆景,美化环境。榆钱看上去像是一串串铜钱,有财源滚滚之意。
榆中的地名源于榆树,原来是这样的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