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榆中县窦家营地名的传说

(2022-10-19 16:45:03)

榆中县窦家营地名的传说

  

描述(可选,在图片下方显示)

#

窦家营,是一处古老的地名,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南面的苑川河南岸上,是传说中的榆中七十二营之一,已有600年的历史。东与张家湾村相连,西与来紫堡乡骆驼巷村接壤,南与连搭乡麻启营村相依,北隔苑川河与邴家湾村、寺隆沟村相望。

传说,明朝初年,有一位姓窦的将军曾在此驻军防御,后军队撤离,但窦将军的一些家族后人留住下来,开垦荒地,耕种畜牧,繁衍生存,于是就有了“窦家营”的地名。该村的窦姓人目前有1000多人,与金崖镇北面的豆家岘村的窦姓人同属一族。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1964年颁布(现在使用的是1986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当时,全国兴起了使用简化字的热潮,同时,一些地方也有人用笔画少的字代替笔画多的同音字。20世纪70年代初期,窦家营村的一些有文化的人,在通信、学习、工作中为了书写方便,就将“窦”写成了“豆”,这样以讹传讹,不但地名由“窦家营”写成了“豆家营”,连姓“窦”字也写成了“豆”,这样,“豆”在地名和姓氏中,代替了“窦”。在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后,由兰州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12月编印,1984年12月出版的《甘肃省兰州市地名录》中,窦家营的地名被注为“窦家营”。但金崖镇北面的豆家岘村的地名被注为“豆家岘”。

进入21世纪后,当地的窦姓人发现,姓氏的改变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多不便,目前,在当地地名和姓氏中,“窦”“豆”混用,包括网络在内的一些媒体。

恢复“窦”姓,成为了窦姓家族人的共同心愿。窦家营村党支部书记窦永存说,榆中县公安局户政科已经接受了窦氏后人的申请,目前已经开始着手恢复窦姓人原来姓氏的工作。而地名的变更,必须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才能更名。

2022年10月19日于兰州雁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金银花的秋天
后一篇:静默小区看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