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州生僻字“鏊”地名

(2021-04-24 15:17:25)
标签:

文化

图片


                                                                  兰州生僻字“鏊”地名



 


        鏊,读音ào ,是烙饼器具鏊子〔ào zi  〕的简称,用生铁铸成,形似圆形平底浅锅,有鏊盖。

        鏊子器具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石鏊(远古)、陶鏊(原始部落)、青铜鏊(夏商周)、铁鏊(延续到近现代),到现代的煎饼机器,再到电磁鏊子(低碳环保)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制作面食大饼、煎饼的炊具,过去以山东为多。山东的煎饼,一般都是鏊子煎成。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农村,都有长期使用鏊子烤大饼的习惯。特别是兰州的郊区农村,过去使用鏊子烤大饼,非常普遍。

        鏊子由鏊锅、圆盘式鏊盖、鏊盖上的提盖铁丝及把手三部分构成,烤饼时,将鏊锅架在锅台上,锅台下一般放柴火烧,火不宜太大,鏊锅内放面饼,鏊盖上架木头或煤砖烧,并时时用把手挪开鏊盖,转动面饼。这样上下生火夹烤的大饼,酥散可口,储存时间长。现在,青海大部,甘肃临夏及兰州郊区,还普遍用鏊子烤大饼、花卷等,其中,大饼被称为鏊饼。

        兰州地区以“鏊”命名的地名,都是因该地地貌相似“鏊”而被命名。因这种地貌,在黄土高原上的兰州南、北部山区丘陵地带较多,因而就有了“鏊”的地名。如,榆中县夏官营镇的鏊子坪,安宁区的鏊子坪(此地名已消失)等,这里,读音为 ao zi píng。

        榆中县的鏊子坪,是我国最大的太阳能试验基地,甘肃省太阳能采暖与降温技术示范基地,位于甘肃省榆中县夏官营镇境内海拔1760m的鏊子坪上,始建于1980年9月,由国家科委、外贸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文,国内投资110万元人民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两次投入75万元建造。

        安宁区的鏊子坪,位于现在的孔家崖、费家营一带。据史料记载,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陕西巡抚杨一清令兵备、守备等官,调集当地军民,修筑鏊子坪城堡一座,供官军屯住,以防北部鞑靼族部落的侵扰及确保通往永登县及青海、河西驿道的畅通。该城堡在清末时废弃,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名也消失。


                                                                        2021 年4月24日下午于兰州雁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