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州邸家庄地名的传说

(2018-09-28 14:09:59)
标签:

文化

                                                
                                        兰州邸家庄地名的传说

                 兰州邸家庄地名的传说

        
       邸家庄,是兰州的一处古老地名,位于城关区五泉山下的市委党校和闵家桥之间,包括市委党校及其东西两边的一部分区域,过去,是一大片农田夹杂一些平房和二层楼的居民住宅,形成村庄。这里居住着邸姓人家,他们以种植小麦、蔬菜和果树为生,由于这片土地肥沃,还有五泉山的泉水灌溉,所种的蔬菜非常有名,每年的四月初八,五泉山开庙会前上市销售,很受市民的喜爱。邸姓人家自明朝初期,就到此地生活,人丁兴旺,繁衍生息近600年,此地地名就以邸姓命名。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建,邸家人分流多处,邸家庄也被蚕食,现所剩无几,绝大部分被兰州市委党校所占。
       邸家庄地名的来历,有三、四个传说版本。其中最广的传说是这样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将江山传给了皇长孙朱允 ,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继位后,为了巩固皇位,加强中央集权,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削藩手段,大肆削弱各地叔父王爷的权力,甚至采取了武力手段,结果引起了各地叔父王爷的极大不满,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发动了“靖难之役”。四年后,朱棣率军攻占了南京。
  破城的这一天,城中一片混乱,人们纷纷外逃,身为皇族的邸家先祖领着三个儿子,跑到了城门口,遇到了盘查的官兵询问姓名,情急之中的先祖抬头看见了一家“府邸”的匾额,便说姓邸,骗过了官兵,逃出南京城,一路向北,千里迢迢,历经险阻,阳春三月,辗转来到兰州五泉山下的一棵大榆树下,已是身无分文,饥肠辘辘的父子四人,在大榆树下,向路过此处到五泉山敬香的香客讨饭,讨不上饭,饿了就从树上摘些榆钱吃,这样才得以活命。在这棵大榆树的护佑下,邸家先祖父子四人艰难地生存着 ,经历了无数磨难,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在此开垦了荒地,引来了泉水,靠种地生存了下来,并给三个儿子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具有邸家庄象征意义的大榆树,一直到1994年,才在开发中被砍伐。
  传说,一天夜里,邸家先祖隐约听到了一阵马蹄声,以为官府派人来捉拿他们。父子四人分头逃命。大儿子带父亲及家眷跑到黄河边,躲了几天,又回到邸家庄生活;老二带领妻儿跑到了阿干镇的铁冶乡,以种植百合为生;老三带家人跑到了榆中县苑川河畔的来紫堡附近的上伍营定居下来,以种植水稻和烟草(生产水烟的绿烟)为生,并教会当地人种植水稻和烟草。到明朝末期,当地种植的优质水稻,成为进贡朝廷的贡米,烟草到公元2000年前,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种烟草生产的水烟,曾经是兰州的四大宝之一(麝香、百合、水烟、白兰瓜,曾是兰州的四大宝)。
邸家庄,一个古老的村庄,即将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
        兰州,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大移民的城市,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城市。地名,是一个地方,一个地区历史发展传承最强有力的文化符号。邸家庄的兴衰,是兰州这座移民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8年9月28日中午于兰州大砂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徐家山登高
后一篇:黄河秋水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