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麻家寺地名的传说

标签:
文化 |
榆中县麻家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村镇,也是榆中县境内的一处古老的地名,位于兰州市东南26公里处,在兴隆山脉西支脉二龙山下,原312国道穿村而过,后312国道北移,距新312国道5公里,海拔2140米,属于凉爽的二阴气候。村南有石门沟景区、二龙山风景区和原始森林,自然风景优美,气候凉爽宜人,山清水秀,春雾、夏翠、秋红、冬雪,四级景色各异,是夏季乘凉避暑的好去处。这里还是国家一级保护水源地,水质优良,清澈甘甜。
麻家寺村原属于榆中县连搭乡,现划归兰州高新区托管。这里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榆中境内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处。村镇交通便利,街道整洁干净,商铺林立,全村有40多家商户,其中农家乐近30家。村上还有中小学、医院、电信、邮局和多家超市,生活方便。村中有古寺——麻家寺一座,庙宇——龙王庙一处。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已被建成兰州东郊的一处旅游休闲的胜地。
传说,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即禄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求婚。唐太宗为了吐蕃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文成公主一行从大唐都城长安出发,一路沿丝绸之路西行,经过苑川。贞观年间,经济繁荣,国泰民安,佛教已在整个唐朝地域非常盛行,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当地百姓喜闻文成公主经过,大建寺庙以迎之。当时,位于丝绸之路上的麻家寺一带的百姓就在曳木岔河边就修建了这座寺,因曳木岔河边住有麻姓人家,故该寺就以麻姓命名为麻家寺。文成公主曾在麻家寺留宿。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及藏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麻家寺虽历经战火,也经多次维修,最终保留了下来,地名也被传承了下来。且该地历史上因一直是一处丝绸之路古镇,又处于交通要道,古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