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山字石街地名的传说


山字石街,是中央广场省政府东面的一条小巷,南起张掖路,北至南滨河东路,现分为互相连通的三条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长1100米。是兰州市城区的一条老街名。
传说,山字石原为明肃王府的花园,是当时兰州有名的一处园林花园,节假日向民众开放,名为“凝熙园”,园中重点建筑为用巨石垒雕之大、小假山,并以从榆中县万眼泉采来的“活山字”(兰州人叫水锈)相辅之,假山上点种一些花草,还有水池,池中种有荷花,养有金鱼,非常幽雅,通称大、小山字石。
1941年兰州设市后,市府曾将该处街巷予以整修。到民国32年(1943年),由于战乱,无人管护维修,水秀被人偷盗,大山字石已不复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垒石为之,上有数小院落。又垒石作洞府,通达四出,岩间塑泥仙人数十,颇逸俊可观。”
民国35年(1946年),因该巷年久失修,全巷中有300多米路面十分狭窄,泥泞难行,市政府组织修整。
山字石一带原有一大渗水坑,汇集该处雨水。兰州设市后,整理市容,由驻军将水坑填平。此后,每遇大雨,水无所归,倾注于山字石中街、北街,深积数尺。民国37年(1948年),再次整修,路况方稍有改善。
解放后,山字石一带多次拆迁整修,街道稍有拓宽,山字石老街名被保存了下来。
2017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