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庙王营地名的传说


榆中县庙王营自然村,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政府住地东边,距县城5公里,隶属于三角城乡孙家营村委会,村东隔干河与许家窑村相望,南连孙家营村,西临化家营村,北接双店子村、乱坝子村。小双(小康营至双店子)乡镇公路穿村而过。
庙王营村地名,原为"繆王营"。
兰州及榆中的广大地区,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属于边关地区,常有驻军,且长期处于移民和民族大融合过程。传说,明朝时代,榆中一带有很多驻军,以营为单位,驻守布防,庙王营地,有一姓繆的将官驻守。这与榆中72营地名的传说一致。后军队撤离,部分遗留军人、家属及移民留住了下来。这些营地就以当时的军营官员的姓或名为地名,保留传承了下来。繆王营的地名由此而来。
还有另一传说,说庙王营曾有特别大的一座庙宇而得名。这种说法,没有丝毫依据。其实,村东头和村北面,原来有两座庙,规模都不大。这个传说是繆王营改为庙王营后,一些人凭个人想象而编造的。而繆王营是怎么改为庙王营的呢?这要从现代推广简化字说起。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简化字已被全国普遍推广利用,大中小学的教科书、大陆发行的所有媒体及官方文件都使用简化字,当然,地名也使用。简化字的目的就是为了易学易记,在实际文化生活中,就出现了同音字乱用的现象,这在全国普遍存在,后逐渐规范。繆王营中的部分有文化的人,为了书写方便,便将"繆王营"写成"庙王营",并在书信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应用。
1979年至1986年,兰州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地名普查工作。以这次的地名普查数据为依据,兰州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12月编印了《甘肃省兰州市地名录》,《甘肃省兰州市地名录》于1984年12月由上海市印刷12厂印刷。这是兰州市最有权威的地名录,该地名录在前言中明确:"是带有规定性的地名工具书,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法定审批手续,都不能自行起名或随意更改地名"。在这本地名录中,"繆王营"被定为"庙王营"。后不断有人提出疑问,要求将"庙王营"更改为"繆王营"。
地名的更改要依法上报审批。目前,公安部门已在户口管理中,将"庙王营"改为"繆王营",而网络中,"繆王营"与"庙王营"都存在。如果有有关部门正式的批准,就应以批准的为准,如果还没有批准,还得用"庙王营"。"庙王营"能否更改为"繆王营",最终的地名,还得等2018年,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结束的结果。
2017年8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