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吴佳瑛老师示范课有感
(2011-12-02 09:33:37)
标签:
教育 |
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我有幸观摩了上海青年名师吴佳瑛老师的两节示范课《温度计》、《数字宝宝》,受益颇丰。我发现,吴老师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用心理解、努力学习的特质。
一、善于调教孩子
活动中,有一个小男孩不注意听同伴的发言,吴老师没有“视而不见”,她说:“男孩,本领从两个地方来:一个是眼睛看,一个是耳朵听。现在,请你仔细听小朋友的发言。”在同伴的发言结束后,吴老师又回过头来请这名小男孩发表他自己的意见。很难见到有老师在公开活动中调教活动常规,更难见到以充满智慧、平等和关怀的方式进行常规教育。在短短的“忠告”里,我听到了老师对幼儿一生发展需建构的重要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指导与关怀。
互动环节中,吴佳瑛老师介绍说:互动是事是在背后做的。也就是说:活动中的互动效果好不好,与日常的功夫紧密相关。她为大家讲述了一次公开活动中的故事:老师请小朋友数香蕉,大家说“有九根”,只有一个小男孩大声说“十根”,吴老师提醒大家认真地再数数,可这个孩子还坚持说“十根”。吴老师没有在课堂上与他纠缠,而选择了活动后及时的私下交流。她问男孩:“到底是几根啊?”小男孩说:“九根。”“那为什么你要坚持说十根呢?”男孩不回答。“我来猜一猜,你看我猜得对不对:开始,可能是你不当心数错了,后来觉得面子重要,就只能死撑了,对吗?”男孩对吴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吴老师乘胜追击,与男孩约定:“我有非常灵的耳朵,说一遍我就听清了,以后你回答了问题后,要看看我的脸,如果我不搭理你,你就要反思了……”
二、善于挑战孩子
“谁能一次找出2个?谁能一次找出3个?谁能把剩下的全找完?”一次次地挑战孩子们的能力,既让活动紧凑,又给全体孩子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让大家更专注于活动。
吴老师的活动设计同样体现了“详略得当、适当挑战”的特点。还是以“数字宝宝”为例。在活动的后半段,吴老师展示了三组数字画:第一组是小鸡和冰淇淋,第二组是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和飞机,第三组是魔术师的头像。吴老师为孩子们呈现的第一幅数字画是小鸡图,儿童化的笔触告诉我们这是孩子的作品,吴老师请大家找一找图画中有什么数字,孩子们发现里面有很多的“3”,老师请大家指出不同位置的“3”分别代表小鸡的身体哪一部位后,自然地念出了一首儿谣,来帮助孩子们概括、提升经验: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数字3放后面,变成小鸡的尾;数字3放下面,变成小鸡的脚;数字3反过来,变成小鸡的嘴;数字3拉拉长,数字3趴下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第一组的第二幅图画是冰淇淋,里面的数字变多了:有6、1和0。仅仅在第一组里面,我们就能发现老师在设计上对幼儿的独特关怀和适宜挑战。数字逐渐增多,画面形象稚嫩、卡通,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二组画面上共有三种交通工具,吴老师介绍说:刚才是小朋友的画,我们再来看看大人画的。这三个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概括、总结图画内容。不同于前面的细细观察、寻找和对应,吴老师很快就结束了“战斗”,没有请幼儿仔细寻找里面有哪些数字。我以为,这里的“蜻蜓点水”很巧妙,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只有适宜的挑战才是适合幼儿的;另一方面,不同于第一组的“细品”,第二组的“粗看”让活动设计“同中有异”,富于变化,更能调节幼儿的心理,避免他们陷入“单调”带来的疲乏。“来看看我画了什么?”吴老师直截了当地把幼儿引入第三组画面。对第三组的关注程度介于前两组之间,又把孩子们引入了“自己来画一画”的结束环节。
《温度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吴老师请幼儿“观察、比较,引发他们展开新的思考。孩子们测量了现场的温度,观察了PPT画面上“佳佳老师幼儿园操场和操场旁小树林”的温度测量,出现了新的疑问时,老师没有急于给孩子一个“科学、准确的结论”,而是以“留白”的方式把问题变成了孩子们自己的疑问。
预约:我是一个一个地找下去(发现的),把这个方法记牢了,待会儿还会用到的。
具体的肯定:他说的也有道理。
三、善于关怀孩子
现场行为:
观察、倾听、指导孩子的操作活动时走在孩子们的身后。
现场语言:
这个人长大一定是个好爸爸。
你的好记性将来会……
她说了一个很高级的词汇。
互动分享:
最喜欢偷偷地站在孩子后面聆听(他们关于“问题墙”的议论)。
“走在背后、偷偷地”告诉我们:吴老师有一颗“敬畏儿童”的心,她更多地用自己的举止来实践“退后一步”,而不是打着“观察、倾听、指导”的大旗去干扰儿童自发、自主地学习,同时,又避免了“放任自流”导致的“盲目”指导。
尤为重要的是,吴佳瑛老师的活动组织让我看到了幼儿教师“理性”的风采。一直以来,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幼儿园的老师要“可爱、活泼、幼稚”,认为这是“亲近儿童”、与儿童拉近距离的有效方式,因此,学孩子说话的腔调,用卡通的玩偶贯穿活动被我们公认并通用。而今,吴老师的“理性”风采更让我着迷——这样的形象更专业、更人文,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