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从这4点入手

(2019-01-07 11:37:31)
标签:

杂谈

(这是“”的第266篇文章。)

现如今的社会,培训班、兴趣小组、才艺班满天飞,很多父母热衷于给自己的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他们认为让孩子学钢琴、画画、跳舞,不但能够挖掘孩子的潜能,还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一技之长,不至于落后别人。但是,父母们却忘记了,每个孩子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从这4点入手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孩子突然想学钢琴,但是弹了没几天就不想弹了,可是钢琴已经买下了,如果不学岂不是浪费了,于是很多父亲就逼着孩子去学;孩子练了几天舞蹈觉得不适合想放弃,可父亲觉得以后这个会有发展前途,于是就每天“押”着孩子去舞蹈班……

父亲在这里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没有意识到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不尽相同的,导致没有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父亲只有孩子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这个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说起“因材施教”,父亲一定不会陌生,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因材施教的代表,他对学生的教诲,从来都是根据学生的思想、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因势利导,避免片面性,拒绝盲目性,填鸭式的教学,坚持“个性教育”的理念。

下面我们来看看孔子因材施教的经典故事:

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从这4点入手

子路问孔子:“老师,我听到道理的时候是不是就需要马上要行动呢?”

孔子答:“你父亲和兄弟在,你怎么能不请示父兄就马上行动呢?”

冉由也问孔子:“老师,我懂得了道理是不是应该要实施呢?”

孔子答:“对,懂得了就应该实施。”

对于孔子两种不一样的回答,公西华感到非常奇怪,便问其原因,孔子回答:“冉由做事畏畏缩缩,停滞不前,所以我就鼓励他大胆前进,而子路过于养撞,所以要告诉他做事前要慎重思考。”

对于“仁”字的解释,孔子面对不同学生,他阐述的道理也不尽相同。

孔子教导颜渊:“仁就是克己复礼,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教导伸弓:“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司马牛:“仁者,其言也韧(说话慢些)”;教导子张:“仁为恭谨、宽厚、诚信、勤快、惠爱”;教导类迟:“仁即爱人.。”

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从这4点入手

孔子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即便是讲述同一个道理,他所阐述的内容以及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正因为孔子的因材施教,他的众多弟子中才会出现“七十二贤人”每个个体的生理素质基础不同,孩子的个性很难由别人塑造,所以个性也就不同。而父亲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其实就是保护了孩子的未来。如果一个有绘画天赋的孩子,硬被父亲拖去上钢琴班,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鸡飞蛋打一—钢琴弹不好,而绘画天赋也消磨殆尽。所以,父亲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孩子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给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挫折。

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父亲要寻找根本原因,根据孩子自身的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办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此,给父亲提供了以下方法,父亲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对自己的孩子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1.深入地孩子的优缺点

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从这4点入手

父亲应当充分孩子各科的学习情况,找出孩子的兴趣、爱好所在,以及孩子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

父亲首先要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深入,然后根据孩子的个性,找准契机来正确引导孩子。

例如自己的孩子喜欢明星,父亲就可以给他们讲讲这个明星的励志故事,告诉孩子明星是如何成功的,把表象的盲目崇拜变成从心底的佩服并以此激励孩子;有的孩子个性较强自制力也强,则可以选择让孩子自己制定规则,当孩子受到尊重时,他就会自觉地遵守规则;而对于那些没有自制力或自制力较差的孩子,父亲则可以采取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制定规则的同时给与孩子适度的监督,督促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不可盲目套用别人的教子模式

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从这4点入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父亲要通过仔细研究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照搬别人的教子模式。

父亲只有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如果生搬硬套别人家的教育经验,往往不会达到父亲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3.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

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从这4点入手

父亲要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

丁丁是个很调皮的孩子,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可在老师眼中里,丁丁却是个令让人头疼的孩子,因为他总是不做家庭作业。于是,无奈的老师将情况直接反映给了他的爸爸。

丁丁的爸爸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丁丁说:“爸爸,老师让做的作业,我都已经会了,老是一遍遍地重复,让我对它们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丁丁的爸爸在孩子的实际情况后,向老师征求了意见:问“是不是可以不让孩子做家庭作业,因为重复会让孩子失去做题的兴趣,我们自己在家里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让孩子做练习,让孩子提高解题能力。”最终,老师听取了丁丁爸爸的建议。

4.灵活引导孩子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其学习风格也跟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拥有一颗灵活的教育头脑,正确引导孩子。

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从这4点入手

父亲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优点和不足之处,父亲应当通过孩子在生活中的点滴,仔细观察并寻找出孩子的兴趣和优势所在,鼓励孩子在自己的优势上积极进取,教导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以此来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帮助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

每日持续分享有价值的育儿经验与心得,让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转发,收藏,本账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