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2021-05-20 14:51:2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总结性资料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
2019XKTYJ166 |
课题名称 |
科学区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
|||||
负责人 |
陈象岚 |
工作单位 |
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
|||||
博客网址 |
xianglanai@163.com |
完成时间 |
2021年5月 |
|||||
成果主件名称 |
科学区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
|||||||
课题成果附件 |
论文、教育叙事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 形式 |
应用发表情况(打“”) |
|||||
博文 发表 |
刊物 发表 |
会议 交流 |
教学 应用 |
|||||
1 |
《》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策略和意义》 |
论文 |
√ |
|
|
|
||
2 |
《基于陕西传统低于文化在幼儿园中班主题教育活动实践》 |
论文 |
|
√ |
|
|
||
3 |
《steam教育背景下幼儿学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
论文 |
√ |
|
|
|
||
4 |
陕西低于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
论文 |
|
√ |
|
|
||
5 |
《数学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开展的探索与实践》 |
论文 |
√ |
|
|
|
||
6 |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
论文 |
|
√ |
|
|
||
7 |
《中班科学“淘宝达人”》 |
教学活动 |
√ |
|
|
|
||
8 |
《有趣的关节》 |
教学活动 |
√ |
|
|
|
||
9 |
《小蜗牛领养记》 |
教学活动 |
√ |
|
|
|
||
10 |
《磁体的奥秘》 |
教学活动 |
√ |
|
|
|
||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字,内容突出研究特色、研究效果)
本课题研究现已进行的研究进程如下: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结合研究课题需要,整理相关完善文献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会,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与分工。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已经行课题开题专项活动。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设计并实施了调查问卷,对本园进行科学活动的教师进行“科学活动与幼儿学习能力的现状及问题”的问卷调查。形成了课题实际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 发放、收集问卷调查:分析园本教研基本情况,并对此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我们设计并完成了前期有关教师专业成长和园本教研的问卷调查68份,随后写好调查报告,拟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实施内容与方式。 在我园课程指导下,课题主持人陈象岚老师与核心成员进行顶层设计,组织主研人员分析课题思路,明确课题具体目标实现为园本课程的建构,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对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幼儿园课程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组建各层级课题组:中心教研组、平行课题研究小组、纵向课题组、课题基地。明确分工,突出研究重点,分层有序开展教研。 1.围绕课题开展加强培训。 (1)课题研究核心团队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及区域环境创设进行培训学习,帮助教师提升区域创设技巧。 (2)组织教师开展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活动观摩。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呈现主题区域活动内容,我们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基地班活动观摩,活动后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平台交流。 (3)课题主持人陈象岚老师及主研人员、全园教师参加新城区、西安市、陕西省科学课题组等相关培训研讨130余人次。 2.全面深入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实践园本教研制度,定期开展中心教研组、专项课题组、 年级教研组和课题研究基地教研。各主研人员发挥研究引领力,促进园本教研按计划有序推进。灵活教研模式,促进教研对成果的生成,及时将教研成果转化为幼儿园园本课程,融入教育实践,促进幼儿成长。 (1)围绕园本课程研究一条主线,成立专项课题组,并明确三项课题研究方向,新城教研计划,推进专项教研不断深入,以及课程的建构。 (2)一课三研:教研组多次开展了“一课三研”活动,围绕具体的教育活动,反复试教、研讨,获得经验。 基地教研,发挥自下而上式研讨的优势:围绕园本课题计划的推进,我园确立了科学课题基地,选拔出课题带头人。课题基地被授予相对的自主权。例如:主题的自主设立。教研模式自由探索等等。方法和内容上给予课题基地灵活研讨开展活动的空间。力求每个基地在活动开展中能够走出自己独特的课题研究风格,课题研究百花齐放。 3.中心教研组分别组织开展园本教研6次。 (1)核心研讨,中心教研组围绕现有课程经验和成果,深度研讨课题研究可行性方案,为各年级全面铺开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确立实践基地——明确各年级全面铺开,课题成果重点培植的研究思路。 确立研究主题——明确大中小班科学课题研究。 明晰研究内容——围绕课题研究四项内容,核心成员深层思辨且达成共识。 明确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研究核心,以课题基地为研究主阵地,重视文献研究的价值。力求研究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具新意,更有价值。 第一次中心组研讨,反馈、评价各层级园本教研开展的时间安排,工作节奏情况,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保障各层级教研活动的开展,确保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第二次中心组研讨,课题主研人员以及全体班级教师参加研讨,明确以《指南》为科学活动目标指引,幼儿园整体创设科学游戏环境,各年龄段明确幼儿科学发展目标,创设丰富类型的科学活动的思路。并指导年级组开展进一步研讨,形成富有园本特色的科学活动课程。 分别开展中心组研讨,教研实践成果。围绕课程框架丰富具体内容,关注课题研究的重点。 中心组中心组召开课题基地班成果汇报,来自大中小班课题基地共9个班级面向课题组和全园教师进行成果展示,研讨实践拓展,紧锣密鼓推进课题研究步伐。
4.增加宣传辐射 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主题活动、精彩课程版块内容。每月三个年龄段主题活动结束后,都会围绕本主题,从活动开展,游戏的创设和幼儿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细致梳理,一方面让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同时也将科学活动过程推送到更多的同行、家长读者手中,发挥宣传辐射作用。结合调查结论,遵循《指南》精神,编制园本的《科学活动中幼儿学习能力观察表》;并结合《科学活动中幼儿学习能力观察表》对科学活动中的幼儿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评价。 5.线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疫情期间,课题组多次通过线上开展研讨,并整理相关研究成果为结题做准备。 开始进行课题的结题工作。一方面,对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另一方面,着手撰写研究报告、研究工作报告,完成课题结题。实施科学活动,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记录教师观察指导、记录,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有关学习能力的表现;已有《科学活动中幼儿学习能力观察表》若干份。 6.随机研讨 课题组教师进行多次集中教研,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与兴趣及主题内容,进行了科学活动的资源准备、活动内容选择与活动材料选择等,形成了科学活动设计案例集。 7、针对一学期来本课题开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形成了对前一阶段课题研究实际情况概述的中期报告,并对下一阶段拟进行的工作进行细化和调整。 |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职务 |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
1 |
陈象岚 |
女 |
43岁 |
高级 教师 |
园长 |
科学区活动实践方案制定 |
2 |
董顺华 |
女 |
43岁 |
高级 教师 |
副园长 |
科学活动问题分析、案例收集 |
3 |
杨丽 |
女 |
48岁 |
高级 教师 |
主管 |
科学活动问题分析、案例收集 |
4 |
桓建文 |
女 |
49岁 |
高级 教师 |
主管 |
中期、结题报告撰写 |
5 |
马慧萍 |
女 |
50岁 |
高级 教师 |
主管 |
儿童发展指标场景收集与分析 |
注: 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2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