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音乐组集体备课1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
|
|
活动时间 |
2023.3.10 |
活动地点 |
办公室3 |
|
|
活动主题 |
四年级上册《荡秋千》 |
主 |
陈晨 |
|
|
参加对象 |
陈晨 王咪咪 |
申请学时 |
主讲2 成员1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初稿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湖岭小学 陈晨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X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和自律性差的特点,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背唱《金孔雀轻轻跳》,能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边唱边演。 2、 认识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2、 结合生活经验,掌握知识与技能 3、 能编创孔雀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 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舞蹈,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播放背景音乐,师跳舞 生:孔雀 师:谁能用动作模仿孔雀的姿态和外形呢? 学生做动作:孔雀开屏、孔雀头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动作编创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模仿 师:请同学们扮演小孔雀,用刚才学习的动作随着音乐表演一段“孔雀舞”,看哪只孔雀的动作与音乐结合的最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编创的动作并在即兴表演中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引发学习兴趣。 师:“小孔雀”的动作真优美!请大家注意看,小孔雀的脚步和动作是怎样配合的?(播放伴奏音乐,教师一拍一下示范脚踏动作,两拍后,做拍手开屏动作) 脚:X
踏 手:0 师:谁能来模仿一下?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小孔雀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基本节奏型。 二、 在打击乐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熟悉歌曲旋律 师:小孔雀优美的舞姿,吸引了老师为它伴奏。我使用了哪些乐器? 生回答 师:谁能正确示范鼓和串铃的演奏? 学生示范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敲鼓,一组演奏串铃,其他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徒手拍击进行练习。(出示谱例) 师:老师是在小孔雀开了几次屏时进入伴奏的呢? 生:6次 师:那我们再随音乐练习一次。 设计意图:从低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概念非常重要,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教师配置了一个简单的二声部节奏型,在教学过程中,从易到难,逐步深入,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和感受多声部的效果。 三、 学习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的小孔雀表演音乐是哪个民族的? 生:…… 师:是傣族,她们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是孔雀之乡,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吉祥,是傣族的象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傣族儿童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1、 初听歌曲范唱 师:请大家仔细聆听,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2、 复听歌曲 师:请大家用“lu”轻声哼唱旋律 3、 学习歌词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美,歌词更美,让我们轻轻朗读歌词,一起走进傣族孩子快乐的音乐世界。 生有感情的朗读,讲解小卜少——小女孩,小卜冒——小男孩 4、 学唱第一段歌词 5、 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师:傣家的竹楼彩虹绕,傣族人为什么住竹楼呢?因为他们竹子非常多,哪儿的天气温暖又潮湿,蛇虫鼠比较多,吧竹楼架的高高的,就能防止它们进入房间。 师:我们看到的竹子有竹节、竹身和竹尾,它们像音乐中的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竹节代表小节线,竹尾代表终止线,竹身代表小节。请大家数数图片中的竹子有多少节?再数数歌曲有多少小节 6、 学生自主学唱第二段歌词。 7、 男女声分唱第一、二段歌词后,完整练唱。 8、 背唱歌曲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与技能,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 四、 学习傣族舞蹈 师: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编创了孔雀舞《雀之灵》,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师:杨丽萍表现了孔雀的哪几个动作 生:走路、喝水、开屏 师:你能学一学吗?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模仿,融入傣族舞的基本动作,可编成舞蹈,动作要求形象简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歌曲,进行傣族舞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傣族舞蹈的认识,为学生傣族舞做铺垫。 五、 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让我们分成伴奏组,舞蹈组和演唱组,完整的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师生分角色表演、舞蹈、伴奏、演唱等不同形式,在反复中唱熟作品,同时激发学生表演欲。 六、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傣族的历史悠久,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泼水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每到这一天,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相互泼水,表示祝福。他们喜欢在色彩鲜艳的衣服上绣图案。傣族人民善歌舞,在他们的舞蹈中融入了对珍禽异兽的模仿与艺术升华,音乐中蕴含着安详与舒缓的舞蹈律动。 定稿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 拍,一段体,五声宫调式。 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 “
【教学内容】 一、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二、认识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三、学习傣族舞蹈基本动作。课时目标 训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背唱《金孔雀轻轻跳》,能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边唱边演。二、认识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 、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二、结合生活经验,掌握知识与技能。三、能编创孔雀舞动作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师:"同学们,孔雀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一种动物,谁能用动作模仿孔雀的姿态和外形呢?" 学生做动作:孔雀开屏、模仿孔雀头、孔雀走路姿态.....教师根据学生的编创动作加以提炼,带领学生进行模仿。 教师:请同学们扮演小孔雀,用刚才学习的动作随着音乐表演一段"孔雀舞",看哪只孔雀的动作与音乐结合得最好!(播放《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编创动作并在即兴表演中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引发学习兴趣。 教师:"小孔雀"的动作真优美!请大家注意看,小孔雀的脚步和动作是怎样配合的?(播放《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教师一拍一下示范脚踏动作,两拍后,做拍手开屏动作) 教师:"谁能来模仿一下?"(学生模仿练习)教师:"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通过模仿"小孔雀"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基本节奏型。设计意图 二、在打击乐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小孔雀优美的舞姿,吸引了老师为它伴奏。我使用了哪些乐器?"(教师随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学生回答 教师:谁能正确示范鼓和串铃的演奏?学生示范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敲鼓,一组演奏串铃,其他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徒手拍击进行练习。(出示谱例) 教师:"老师是在小孔雀开了几次屏时进入伴奏的呢?" 学生复听 教师再示范一次,学生答(6次开屏)教师:"我们随音乐练习一次。" (学生分两部分,一部分做"晕 x xxx 拍手伴奏,另一部分从第13小节加人乐器伴奏) 设计意图 从低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概念非常重要,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教师配置了一个简单的二声部节奏型,在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逐步深人,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和感受多声部的效果。 三、学习歌曲 教师:"同学们,刚才小孔雀表演的音乐是哪个民族的?" 教师:"傣族。他们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是'孔雀之乡',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吉祥,是傣族的象征。"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傣族儿童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1.初听歌曲范唱。教师:"请大家仔细聆听,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2.复听歌曲。教师:"请大家用' lu '轻声哼唱旋律。" 3.学习歌词。教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美,歌词更美,让我们轻轻朗读歌词,一起走进傣族孩子快乐的音乐世界。"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师讲解小卜少﹣﹣小女孩,小卜冒﹣﹣小男孩) 4.学唱第一段歌词。(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 5.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师:"同学们,歌词中唱到了'傣家的竹楼彩虹绕',傣族人为什么住竹楼呢?"教师:"竹子在西双版纳非常多,那儿的天气既温暖又潮湿,蛇虫鼠比较多,把竹楼架得高高的,就能防止它们进入房间。"(出示竹子的图片或竹子制的实物) 教师:"我们看到竹子有竹节、竹身和竹尾,它们就像音乐中的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竹节代表小节线,竹尾代表终止线,竹身代表小节。请大家数数图片中的竹子有多少小节?再数数这首歌曲有多少小节?" 6.学生自主学唱第二段歌词。(要求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和优美的声音演唱)7.男女声分唱第一、二段歌词后,完整练唱。 8.背唱歌曲。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与技能,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 四、学习傣族舞蹈 教师:"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编创了孔雀舞《雀之灵》,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师师:"杨丽萍表现了孔雀的哪些动作?" 学生:"走路、喝水、开屏。"教师:"你能学一学吗?"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模仿,融入傣族舞的基本动作,编成舞蹈,动作要求形象、简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歌曲,进行傣族舞的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傣族舞蹈的认识,为学习傣族舞做铺垫。 五、表现歌曲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分成伴奏组、舞蹈组和演唱组,完整地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师生分角色表演、舞蹈、伴奏、演唱等不同形式,在反复中唱熟作品,同时激发学生表演欲。 六、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傣族的历史悠久,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泼水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每到这一天,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相互泼水,表示祝福。他们喜欢在鲜艳的衣服上绣图案。傣族人民善歌舞,在他们的舞蹈中融入了对珍禽异兽的模仿与艺术升华,音乐中蕴含着安详与舒缓的舞蹈律动。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节课主要是歌唱课程,教会学生感受二拍子,以及傣族歌曲的悠扬旋律,要求学生能较为熟练的掌握。通过教唱歌曲,学生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意义、情感,流畅的演唱歌曲。结尾的编创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开动自己的大脑,做到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展开思维,表达自己的思想。 建议上课能把握好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己学会唱。
|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