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学期音乐组集体备课2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万全湖岭小学
|
项目名称 |
音乐 |
项目负责人 |
陈晨 |
||||||
|
活动时间 |
4.13 |
活动地点 |
办公室 |
||||||
|
活动主题 |
集体备课《杨柳青》 |
主 |
陈晨 |
||||||
|
参加对象 |
王咪咪 |
申请学时 |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初稿《杨柳青》教案 【创新出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自主探究、开放合作式的学习策略,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营造生动鲜活的学习氛围。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并以聆听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通过对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参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 【单元浏览】 本单元以“春”为主题,两首歌唱作品以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情感;中外两首器乐作品通过演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十六分音符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两首歌曲中也多处运用了十六分音符,并运用听辨的形式巩固十六分音符的学习。 【教材分析】 民乐合奏《杨柳青》是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春天的歌》中的一首欣赏乐曲,根据江苏民歌《杨柳青》改编而来,《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有代表性的民歌之一。这首乐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D宫调式,2/4拍,全曲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唱和对家乡的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模仿能力,但自我约束能力还是较差。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能在音乐课堂上跟老师一起比较专注地赏析音乐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孩子们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运用探究、模仿、体验等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赏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听赏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的曲风特点。
2、认识了解笙、琵琶、二胡、竹笛、中阮等民族乐器,听辨其音色,模仿部分乐器的演奏姿势。 3、初步感受乐曲的段落特点,熟悉主题旋律,能够在同音反复的地方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整体情绪、段落特征。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认识并记住笙等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准备】 钢琴 2、多媒体 3、响板 【教学过程】 一、活动标题《情境导入》 (一)活动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了解本课“游戏规则”,更好投入课堂情境。 (二)活动步骤 创设情境——老师收到一封来自国内知名导演的邮件,他希望同学们来帮他完成一个任务。 (三)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注意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熟悉本节课“游戏规则”。 二、活动标题《任务卡一》(听全曲,感受氛围,选定电影拍摄地点) (一)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欣赏图片感受江苏的地方特色以及乐曲的音乐风格。 (二)活动步骤
1、
2、 3、 欣赏“拍摄场地”图片同时进行二次聆听。
4、
5、 (三)设计理念 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整体情绪,并通过欣赏江南园林风光加深学生的感官体验。 三、活动标题《任务卡二》(1、找到“同音反复”,完成演唱与打击乐器的配合演奏;2、听一听指定旋律出现的次数并找出合适的演员) (一)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第一乐段,找到同音反复,能够根据同音反复加入响板进行伴奏。 通过聆听音乐选择正确的伴奏乐器,并了解乐器笙、琵琶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 (二)活动步骤 1.出示乐谱,聆听第一乐段,找出“同音反复”。 2.尝试用不同拍手方式在同音反复中加入伴奏,并选择最合适的一种。 3.进行师生接龙演唱。 4.再次聆听。师:刚刚我们演唱的旋律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5.加入打击乐器——响板。由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进行演奏,感受响板的音色特点,并邀请个别同学在“同音反复”处加入响板,其他同学拍手,随音乐进行伴奏。 6.出示四张乐器演奏图片。师:刚刚这段音乐谁来演最合适? 7.分段聆听乐段 8.师出示课件介绍乐器——笙(竹子在生长、代表春天)琵琶 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式。 8.观看笙、琵琶演奏视频感受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 9.选择演员。 (三)设计理念 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加入乐器响板,体现以生为主课堂。通过拍手、加入响板伴奏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同音反复节奏XX X的印象,为后续歌曲欣赏打下基础。并通过观看乐器欣赏视频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民族乐器笙、琵琶的了解。 四、活动标题《任务卡三》(1、感受第二幕音乐的情绪并说说它与第一幕有什么区别。2、选出这一幕的演员,并用你的表演来为它示范) (一)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第二乐段,选择正确的伴奏乐器,了解乐器二胡、竹笛的演奏方式并能够随音乐做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姿势。 (二)活动步骤 1、聆听第二乐段,回答问题。 2、出示图片,选择演员与乐器。 3、师:导演觉得你需要为这幕的演员做一个示范,能不能用你自己的姿势为演员表演一下? 4、 全体随音乐做不同乐器的演奏姿势。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次聆听,感受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情绪的变化,并随音乐变化乐器演奏姿势加深对学生乐器二胡、竹笛的了解和认识。 五、活动标题《任务卡四》(1、听出“第三幕”的音乐与前面哪一幕是基本相同的?2、听乐器,选演员。) (一)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第三乐段,能够找出乐曲中与之相似乐段,并了解乐器中阮,加深对中阮的音色认知。 (二)活动步骤 1、聆听第三乐段,回答问题。 2、再次聆听,选择主旋律的演奏乐器,选择演员。 3、师介绍乐器——中阮 4、欣赏中阮独奏视频(与吉他音色相似)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次聆听第三乐段,感受第一乐段与第三乐段的相似之处,并通过欣赏中阮的演奏视频,加深对乐器中阮的音色认知。 六、活动标题《任务卡五》(听音乐,完成最后的乐器排序,你将有机会赢得最终的决定权!加油吧,小导演!)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完整聆听全曲,能够总结所学知识为乐曲中所出现的主奏乐器进行辨认。 通过聆听歌曲《杨柳青》,感受歌曲《杨柳青》与民乐合奏《杨柳青》之间的变化,更充分感受江苏民歌的独特韵味。 (二)活动步骤 1、完整聆听全曲,回忆音乐段落及乐器出现的顺序。 师:恭喜同学们,完成了全部的任务卡!最后,导演为我们发来了祝贺邮件 2、师:今年我们聆听歌江苏民乐《杨柳青》实际上是一首江苏民歌改编而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这首具有江苏方言特色的歌曲。聆听歌曲《杨柳青》 (三)设计理念 通过完整聆听歌曲,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回忆各个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根据乐曲结构回忆乐器的出现顺序。并通过民乐合奏与歌曲的对比聆听,更充分感受江苏音乐的音乐风格,并为以后民族音乐的学习提升兴趣、打下基础。
正稿 《杨柳青》 【创新出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自主探究、开放合作式的学习策略,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营造生动鲜活的学习氛围。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并以聆听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通过对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参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 【单元浏览】 本单元以“春”为主题,两首歌唱作品以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情感;中外两首器乐作品通过演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十六分音符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两首歌曲中也多处运用了十六分音符,并运用听辨的形式巩固十六分音符的学习。 【教材分析】 民乐合奏《杨柳青》是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春天的歌》中的一首欣赏乐曲,根据江苏民歌《杨柳青》改编而来,《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有代表性的民歌之一。这首乐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D宫调式,2/4拍,全曲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唱和对家乡的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模仿能力,但自我约束能力还是较差。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能在音乐课堂上跟老师一起比较专注地赏析音乐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孩子们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运用探究、模仿、体验等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赏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听赏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的曲风特点。
2、认识了解笙、琵琶、二胡、竹笛、中阮等民族乐器,听辨其音色,模仿部分乐器的演奏姿势。 3、初步感受乐曲的段落特点,熟悉主题旋律,能够在同音反复的地方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整体情绪、段落特征。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认识并记住笙等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准备】
钢琴 【教学过程】 一、活动标题《情境导入》 (一)活动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了解本课“游戏规则”,更好投入课堂情境。 (二)活动步骤 创设情境——老师收到一封来自国内知名导演的邮件,他希望同学们来帮他完成一个任务。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导演MR.Q,今天想邀请你们做一回我的小助手,我准备开拍一部新的音乐电影,选定了背景音乐,可是还没确定拍摄场地,音乐家来了一大群,可是我却无法从中挑出真正合适的,所以我想将决定权交给你们,今天由你挑出合适的拍摄场地和音乐家,不过,为了测试你们的能力,我为你们准备了五张任务卡,努力闯关吧,顺利完成任务卡,你的决定我才会采纳哦,加油吧!挑战开始!) (三)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注意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熟悉本节课“游戏规则”。 二、活动标题《任务卡一》(听全曲,感受氛围,选定电影拍摄地点) (一)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欣赏图片感受江苏的地方特色以及乐曲的音乐风格。 (二)活动步骤
1、
2、
3、
欣赏“拍摄场地”图片同时进行二次聆听。
4、
5、 师简单介绍,是一首来自江苏的乐曲,从中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师:恭喜同学们,完成了第一张任务卡! (三)设计理念 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整体情绪,并通过欣赏江南园林风光加深学生的感官体验。 三、活动标题《任务卡二》(1、找到“同音反复”,完成演唱与打击乐器的配合演奏;2、听一听指定旋律出现的次数并找出合适的演员) (一)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第一乐段,找到同音反复,能够根据同音反复加入响板进行伴奏。 通过聆听音乐选择正确的伴奏乐器,并了解乐器笙、琵琶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 (二)活动步骤 1、出示乐谱,聆听第一乐段,找出“同音反复”。 2、尝试用不同拍手方式在同音反复中加入伴奏,并选择最合适的一种。 3、进行师生接龙演唱。 4、再次聆听。师:刚刚我们演唱的旋律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5、加入打击乐器——响板。由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进行演奏,感受响板的音色特点,并邀请个别同学在“同音反复”处加入响板,其他同学拍手,随音乐进行伴奏。 师:接下来到了你们选演员的时候了。 6、出示四张乐器演奏图片。师:刚刚这段音乐谁来演最合适? 7、分段聆听乐段 8、师出示课件介绍乐器——笙(竹子在生长、代表春天)琵琶 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式。 9、观看笙、琵琶演奏视频感受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 选择演员。师:恭喜你们又完成了一个任务! (三)设计理念 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加入乐器响板,体现以生为主课堂。通过拍手、加入响板伴奏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同音反复节奏XX X的印象,为后续歌曲欣赏打下基础。并通过观看乐器欣赏视频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民族乐器笙、琵琶的了解。 四、活动标题《任务卡三》(1、感受第二幕音乐的情绪并说说它与第一幕有什么区别。2、选出这一幕的演员,并用你的表演来为它示范) (一)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第二乐段,选择正确的伴奏乐器,了解乐器二胡、竹笛的演奏方式并能够随音乐做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姿势。 (二)活动步骤 1、聆听第二乐段,回答问题。 2、出示图片,选择演员与乐器。 3、师:导演觉得你需要为这幕的演员做一个示范,能不能用你自己的姿势为演员表演一下? 4、 全体随音乐做不同乐器的演奏姿势。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次聆听,感受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情绪的变化,并随音乐变化乐器演奏姿势加深对学生乐器二胡、竹笛的了解和认识。 五、活动标题《任务卡四》(1、听出“第三幕”的音乐与前面哪一幕是基本相同的?2、听乐器,选演员。) (一)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第三乐段,能够找出乐曲中与之相似乐段,并了解乐器中阮,加深对中阮的音色认知。 (二)活动步骤 1、聆听第三乐段,回答问题。 2、再次聆听,选择主旋律的演奏乐器,选择演员。 3、师介绍乐器——中阮 4、欣赏中阮独奏视频(与吉他音色相似)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次聆听第三乐段,感受第一乐段与第三乐段的相似之处,并通过欣赏中阮的演奏视频,加深对乐器中阮的音色认知。 六、活动标题《任务卡五》(听音乐,完成最后的乐器排序,你将有机会赢得最终的决定权!加油吧,小导演!)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完整聆听全曲,能够总结所学知识为乐曲中所出现的主奏乐器进行辨认。 通过聆听歌曲《杨柳青》,感受歌曲《杨柳青》与民乐合奏《杨柳青》之间的变化,更充分感受江苏民歌的独特韵味。 (二)活动步骤 1、完整聆听全曲,回忆音乐段落及乐器出现的顺序。 师:恭喜同学们,完成了全部的任务卡!最后,导演为我们发来了祝贺邮件 (恭喜大家,今天,你们用自己出色的音乐能力为我选取了最合适的场地和演员,真是太棒了!等电影拍好我一定第一时间邀请你们来看!) 2、师:今年我们聆听歌江苏民乐《杨柳青》实际上是一首江苏民歌改编而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这首具有江苏方言特色的歌曲。聆听歌曲《杨柳青》 (三)设计理念 通过完整聆听歌曲,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回忆各个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根据乐曲结构回忆乐器的出现顺序。并通过民乐合奏与歌曲的对比聆听,更充分感受江苏音乐的音乐风格,并为以后民族音乐的学习提升兴趣、打下基础。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这首乐曲是根据江苏民歌《杨柳青》改编的民乐合奏曲,《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活泼风趣,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教学反思。全曲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唱和对家乡的热爱。全曲根据主奏乐器的不同可分为六段,通过主奏乐器的变化,旋律的转调、发展与加花等方法使这首乐曲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这首乐曲的聆听,重点在于让学生听出每个主题由哪几件乐器演奏的,因此,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完整聆听,整体感受乐曲的风格、旋律特点,并对所有乐器的音色有个最初的感受。再次聆听,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特点、不同主奏乐器的音色划分段落,这部分的聆听,学生基本能对所听乐器有个最初的猜测。再次聆听,很多孩子能听出主奏乐器有笙、琵琶、二胡、笛子,知识乐器中阮、柳琴因为不常见、不常听,很多听不出来,因此教学中,我还准备了中阮、柳琴的图片和乐器演奏片段,这样就对乐器的音色有了很好的了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断聆听,一定能听懂音乐这个无字的语言,虽然无字,却可以比任何文字更加丰富,因为它更加充满想象。 |
||||||||
|
过程确认 |
|
||||||||
|
|
|
|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