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音乐集体备课3

(2013-06-17 20:15:17)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万全湖岭小学                  

项目名称

音乐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秦碧簧

活动时间

2013.5.22

活动地点

办公室2

活动主题

《单簧管波尔卡》

主讲 人

秦碧簧

参加对象

音乐组成员

申请学时

主备2成员1

活动内容

及进程

初稿《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执教者:秦碧簧

知识目标:

通过图形谱引导学生认识乐曲的结构

能力目标:

1、感受单簧管的音色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乐曲创编动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波尔卡音乐的兴趣,并乐于参与其中的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认识作品的曲式结构。

    具:

多媒体课件、单簧管、两个会跳舞的玩具木偶娃、小人挂图。红、黄、绿色绸带

    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手持两个木偶娃)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音乐欣赏课。这是我带来的两个会跳舞的朋友。下面就让他们俩随音乐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好吗?(初听乐曲)

问:音乐好听吗?你能给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吗?(欢乐的舞蹈、快乐的跳舞娃、跳舞的小人…)

问: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因为乐曲情绪很欢快…)

2、认识单簧管并感受其音色。

师:这么欢快的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课件中出示三种乐器类型的画面)猜猜这首乐曲是用那一类乐器演奏的?(再听音乐)

师讲解:原来这是一首用木管乐器中的单簧管演奏的乐曲。(板书“单簧管”)单簧管是()色的,所以它也叫黑管。请你们再听听它唱歌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师演奏一段单簧管音乐)

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片段哪个是单簧管演奏出来的吗?(课件出示:两个音乐片段分别是用长笛和单簧管演奏的)

二、乐曲深入欣赏阶段。

1、(观察图形谱)师:我们一起随音乐到花园去看看,请你们边听边看边拍手。(第三次听音乐)

师:我刚才的拍手动作有什么特点?(一强一弱)乐曲是什么节拍的?(二拍子)你能创造出哪些方式来表现一强一弱的二拍子特点呢?(学生充分实践)

2、师:下面,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一强一弱)的方式随做节奏接龙游戏。每人四组共八拍。(第四次听音乐)

3、师:在花园里你都看见了什么?(小花、小草、枝条)他们出现时的音乐都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语言谈感受)用你的绸带当画笔,画出音乐旋律带给你的感受。(第五次听音乐)

4、师:请你们编三个手臂动作分别来表现小花小草和小树的音乐。音乐相同时要用相同的动作来表现。(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音乐创编三个手臂动作)

师:这个同学的动作新颖,我们一起做一做;

师:你觉得他编的动作表现的是小花音乐的哪个特点?

    师:你来说说你的这个动作是小草在做什么?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等即时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自由创编动作的热情。并最终确定三个动作进行集体表演。(第六次听音乐)

5、师:谁的音乐是相同的?(生:是小花的音乐)小花的动作一共出现了几次?(三次)音乐中共有几个不同的乐段?(三个)

6、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音乐来做刚才的动作,看看那一组的同学能在小花,小草和小树的音乐的出现时准确的变换动作。(第七次听音乐)

7、师:几组同学表演的都很好,不分胜负。我们再来进行一次比赛好不好?红绿黄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三段不同的旋律,红色的代表反复出现了三次的小花,绿色的代表小草,黄色的代表小树的枝条。现在我把全班同学分成红队和黄队两个队,每队选三名同学来参加比赛。请你在你代表的音乐出现时用最快的速度把你手中的小人挂在黑板上,哪组又快又准就获胜。

师:全体同学也要用你们手中的绸带参与比赛。根据你手中绸带的颜色,在他所代表的音乐出现时的欢快的舞动起来。小花动起来(拿红色绸带的学生舞动一下)小草动起来(拿绿色绸带的学生舞动一下)枝条动起来(拿黄色绸带的学生舞动一下)比赛正式开始!(第八次听音乐)

9、教师总结:同学们,哪组同学的小人挂的是正确的?正确的顺序就是:红黄红绿红。刚才我们是用颜色来表示这首音乐的各段旋律出现的顺序,我们还可以用很多形式来表示。如果用字母A B C来表示这首音乐的旋律,(边说边板书,)那就是A B A C A。这种音乐的结构我们称它为回旋曲式。

三:介绍波尔卡音乐,创遍波尔卡舞蹈。

1、师解题:我们听了这么长时间还不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呢?这首乐曲的名字是《单簧管波尔卡》我们已经知道了“单簧管”是一种木管乐器,那么你知道“波尔卡”是什么吗?谁来猜一猜?(师拿出跳舞娃来提示学生)

2、师总结:波尔卡是源于捷克民间的一种二拍子的圆圈舞,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波尔卡的舞蹈。你看看他们是怎么跳的?

学生欣赏波尔卡舞蹈录像。(有时两个人跳,有时大家围成一个大圈跳。)

他们跳这种舞蹈时心情怎么样?可能是在什么时候跳的?

师:正是由于这种舞蹈的情绪欢快活泼,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跳,各国的作曲家就争相创作这种风格的乐曲。像今天欣赏的《单簧管波尔卡》就是其中的一首。还有许多《闲聊波尔卡》《火波尔卡车》和以前我们欣赏过的《铁匠波尔卡》等等。你能根据今天欣赏的乐曲来总结波尔卡乐曲的特点吗?节拍是(   )速度是(    )情绪是(   )。

3、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波尔卡舞蹈。

要求:

1)展现波尔卡舞蹈男女合作表演与集体合作表演的双重特点。

2)谁的动作编排的合理就采用谁的动作。

3)在音乐结束时设计一个造型。

现在,我们一起围成一个大圈,随着《单簧管波尔卡》的音乐来跳一段波尔卡舞蹈吧!

4、师结语:波尔卡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听一听其他的波尔卡乐曲,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

正稿《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二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材分析

单簧管波尔卡》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第7课《小音乐家》中的聆听曲目。《单簧管波尔卡》的旋律来自民间,经波兰单簧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改编,成为一首单簧管独奏曲,受到人们欢迎。“波尔卡”是起源于捷克民间的一种二拍子的快速的圆圈舞。本曲为回旋曲式,在钢琴奏出的三个响亮有力的和弦之后,单簧管以坚定明亮的音色,快速地奏出这第一主题:1=bB 2/4旋律先以主和弦上行的琵音进行,然后以属七和弦下行的琵音结束,使音乐非常有生气。在这个主题反复一次后,出现了第二个主题。1=F 2/4这个主题的调性从bB大调转到F大调,在旋律上虽然和第一个主题没有十分明显的对比,但三连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更加活跃。按着第一个主题再次反复出现,然后出现第三个主题1=bE 2/4 这个主题曲四个乐句组成,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在调性上也从bB大调转为bE大调,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第一主题又一次出现,结束乐曲。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单簧管乐器,使学生对单簧管乐器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波尔卡音乐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3.熟悉乐曲各个部分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动作等各种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认真聆听感受并表现音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记忆力,并用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用具:课件、琴、彩带、沙球

教学过程

、师生律动

     《星光恰恰恰》做音乐背景,师带动生表演。

:亲爱的小朋友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让我们跟着欢快的音乐动起来吧.全体起立(带动生作律动)

二、乐器朋友出场,聆听全曲

1、:小朋友们表现真好,相信今天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你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来自乐器王国,你们认识它吗?

1:笛子

2:竖笛

3:……

2、师:让我来告诉你吧.它有一个优雅的名字叫单簧管”(幻灯片出示)它是西洋乐器,因为颜色是黑色的,有时也叫它“黑管”。它的音色非常好听,那就让我们认真地去聆听、感受一下它那美妙的声音吧!

3、师播放视频演奏《单簧管波尔卡》

生认真聆听、观看,第一、二乐段静静聆听,第三乐段师用表情动作作适当的引导。

师:音乐大师演奏技艺真高啊!让我们为他的表演鼓鼓掌吧。

他们演奏的乐曲名字叫《单簧管波尔卡》(点击课件,揭示曲名)刚才大家从大屏幕上看到单簧管是这样演奏的,你们也来试一试,一起跟着音乐大家模拟演奏一下吧。看谁最像个小小演奏家,让灵活的音符在手指上跳动起来吧!(播放第一主题音乐)

三、分层聆听 体验音乐

(一)聆听第一主题音乐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这段乐曲的主题音乐,(出示第一乐段曲谱)这段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心情呢?

1:快乐

2:活泼

2、师:这么欢快的音乐,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这段音乐呢?

1:眼神

2:动作

2:跳舞

3、师:那好,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一下吧!(播放第一主题音乐)

4、师:我相信小朋友所表现的都是最真实的感受,老师也想用我的方式来表现一下这段音乐,你看(播放第一段主题,师随音乐画线谱)

师:有趣吗?请你也来试一试。

5、你发现了什么?生:

6、师:变换方式来,这个地方(、、、)拍拍手(再次播放第一段主题音乐)

7、师:瞧,老师带来了乐器王国中的朋友,沙球。看老师是怎么把它加入到音乐中的。

请个别生伴奏。

8、你能跟着音乐试着唱一唱吗?

(1)师放慢速度弹奏

(2)提示学生坐姿

(3)模仿单簧管的声音用“嘟”演唱

9、完整聆听全曲,加上动作

师:这段音乐在整首乐曲中反复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二)聆听第二主题音乐

10、师:刚才是不是听到两段不同的音乐啊,请你来听听第二部分的音乐是怎样的。(播放第二段音乐)你能跟着我的旋律线来画一画吗?

11、师:这段音乐我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哈哈,我来变个小魔术,我让这美丽的彩带跟着音乐偏偏起舞。

(有彩带的学生给老师有节奏挥舞彩带,没有彩带的学生用手指挥舞)

没有拿彩带的小朋友也表现的很好,老师仿佛看到无形的彩带在你手中飞舞呢!

下面,我们让彩带休息一下(将彩带系在脖子上)

(三)聆听第三主题音乐

师:如果我把刚才乐段比喻成一个活蹦乱跳,开心的小娃娃,那么接下去的这段音乐你觉得会是一个什么性格的小娃娃呢?

生:斯文、温和……

师:乐曲中的长音使音乐变得抒情性 歌唱性。请你再来听听这乐段,当你听到长音的地方跟我做舒展的动作。(手臂从左到右摆动)

课件出示图谱:

 

师:你能给这段音乐变个动作吗?

波尔卡是欧洲一种圆舞曲,以男女对跳为主。下面,老师想邀请一位男同学做为舞伴,一起来表演。

师:你们谁学会来?师随机挑选几对跟老师随音乐跳。

师:我们把教室变成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小演员,让我们一起舞起来。

全班一起跳。

四、完整聆听,表现音乐——汇报演出

1、师:接下来,老师要把聆听、表现音乐的任务交给你们了,请大家完整聆听音乐并用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

请第一组听到主题音乐用画线拍手的方式表现

请第二组听到第二部分的音乐用挥舞彩带的方式表现

请第三组听到第四部分的音乐用对跳的方式表现

2、介绍曲式结构

师:你发现了相同音乐与不同音乐有什么规律吗?

五、总结

音乐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让我们每天都这么快乐的生活,做一个快乐的人,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走向快乐的明天吧。跟着欢快的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习惯,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兴趣去听,所以,在这节课上,我基本体现了现代音乐教育的思想,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方面较为突出。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得好,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入迷于音乐,这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精心设计导入,是音乐获得成功的一半。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违背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在本节课设计的导入上,我采用了形式新颖的木偶表演方式,当身穿鲜艳服装的小木偶出现的时候,一下子吸引了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使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从曲式结构入手,利用旧的知识学习掌握新的知识

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首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具有逻辑性,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体验、理解音乐,在引导分析中,应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运用动起来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地有步骤地听辨音乐,首先利用起立、坐上的方法,抓住乐曲的主题,然后用贴图片的方法分辨两个副主题,最后用字母排列表示乐曲曲式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感受到音乐的整体效果。每听一遍乐曲,总要针对一定的问题去听、去思考。以诱发其好奇心,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认真回答问题。

三、体现多元文化,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乐曲,我带学生走进波尔卡的故乡――捷克国家,去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风景文化,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音乐

台湾儿童音乐教育家陈惠龄说过:要活的教学,像中国人说的行以求知,西洋人的做中学,儿童要亲自参与活动,要从各项活动中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在本节课中,乐曲整体欣赏多达十几次。由于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并不感到重复乏味。相反多次的欣赏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印象。由于乐曲旋律跳动大、速度快、又有大量的十六分音符,不太适合四年级演唱。于是我设计用大海的波浪起伏线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起伏、变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创编节奏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意见,通过结合整首乐曲的表演,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

本课通过学习波尔卡舞,欣赏波尔卡舞,到最后,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家拉成了一圈跳起了欢快的波尔卡舞,学生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教学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到在音乐教学中,将游戏,表演、律动等诸多形式引进课堂,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听、玩、奏、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是变苦为乐学的良好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上好每一堂课,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12/bmiddle/7eeb9886gdf58af98c99b&690

http://s7/bmiddle/7eeb9886gdf58b855d47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