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3

(2012-05-28 13:17:23)
标签:

杂谈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湖岭小学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缪秋芬

活动时间

2012/05/03

活动地点

办公室

活动主题

跳舞的点和线

主 讲人

缪秋芬

参加对象

缪秋芬金绿叶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⑴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了解水墨画基本常识。增强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

操作领域: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

情感领域:通过练习,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增进学生对水墨画的了解,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水墨画线条在作品中产生的节奏、韵味和变化,充分感受水墨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难点:水墨画中锋、侧锋运笔和墨色干湿浓淡的变化方法的掌握。

3)教学策略与手段

将体验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相结合是本课教学方法运用的突出特色。综合后的方法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体验行为引入游戏方式之中,渗透性强且更易为学习者接受。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毛笔、墨汁、宣纸、水墨画颜料、毛毡、水桶、调色盘

2.教师的教学准备:毛笔、宣纸、墨汁、水墨画颜料、毛毡、水桶、调色盘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四人小组排列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课件、作品

5) 教学流程

1.师生交流

2.音乐涂鸦,初步感知

1)师:点和线是中国画的特点,他们的组合有极强的表现能力,老师这里有2段音乐,请2名同学上来即兴涂鸦。用你的点和线来表达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2)学生即兴涂鸦

3)互相交流体会:你看出他听到是怎样节奏的一段音乐?为什么?

请你谈谈为什么画这样的点和线来表达这段音乐?

师小结:用折线、短线、杂点、枯笔浓墨来表现音乐的力度,用曲线、长线、润滑淡墨来表现音乐的柔美。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利用随音乐涂鸦的游戏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点和线产生的韵律美和节奏的变化,感知点与线运行、布局、排列、曲折产生的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和力度的表达方式,体验毛笔与墨、色、宣纸等工具的特性。并产生直接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

3、出示课题《跳舞的点和线》

4、认识点和线

师: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可以用点和线来表达,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图找找隐藏在其中的点和线,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1)           长颈鹿:点(大小浓淡不同的点)

(2)           垂柳:(枝条是线,绿叶是点)

(3)           学校一景(直线、粗线、大点、小点)

(4)           演示梯田—-点和线的变化。体会点和线变化的趣味。

(学生对如何用合适的点和线去表达生活场景的节奏,韵律较难以把握。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水墨画线条在作品中产生的节奏、韵味和变化,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点线面的运用和表达。解决本课的难点,学生对点和线的认识停留在造型上,重在引导学生感知点线面所表达的情感与节奏)

5.欣赏作品,共同探究笔墨技法

1)师:老师带来了一张作品,请同学们找找老师是运用什么样的技法来表现点和线的。

生(预设)小组汇报(中锋、侧锋、逆锋、焦、浓、重、淡、清中有部分认知

2)师:想画出粗细不同的点和线,就需要不同的运笔方法,中锋是笔锋运行,侧锋是笔锋偏侧,以笔锋、笔肚接触纸面,可以画出较粗、具有墨色变化的线。(贴板书)

3)师:想画好中国画,表达出物体的前后、远近关系,你有什么方法?

4)师: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是中国画中的精髓。不管是点和线都有丰富的浓淡变化((贴板书),根据浓淡变化层次的不同,古人给我们概括为焦、浓、重、淡、清(贴板书)5色。

4)师:请一名同学上台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焦、浓、重、淡、清5色贴上相对应的墨色。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

墨法:焦、浓、重、淡、清

(5)           学生进行运笔和墨色练习。

(6)           教师小结,指出优缺点。

(通过师生的合作,共同解决本课的难点,学生对水墨中的水分掌握困难较大,焦、浓、重、淡、清墨色难以区分,干枯难以把握,悬空运笔时由于对手腕的控制力较差,对细线的表达较差。上色时由于没仔细调色容易出现颜色堆积在笔尖的状况,教师应该及时予以提醒和示范演示)

6.和大师面对面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下国画大师是怎样用点和线来创作的。

(1)           米点山水、黄宾虹、齐白石、吴冠中等作品展示。

(2)           生谈感受。分析对比其中的点线面构成和韵律之美。

(通过欣赏国画大师作品欣赏及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点、线、面构成和疏密、粗细、节奏等韵律变化之美,成竹在胸)

7、师生擂台

1)师:美吗?想画吗?老师现在也有一股创作的冲动!我也想和你们比一比,就以西湖美丽的荷花为题材吧,请一名同学和老师进行2分钟的绘画比赛。

2)请同学们为老师倒计时。

3)请同学对师生作品进行评议。

8、儿童作品欣赏

1)师:你们真不错,老师还带来了我们昆阳二小同学们的作品,他们也想和你们比试比试,你们想看看吗?(贴学生作品)

2)看看他们都画些什么,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9、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师:你想画些什么?出示作业要求提纲

2)生讨论回答。自行选择创作主题。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0、作品展示收藏,分享快乐

师:你们作品真棒!这么多漂亮的作品,真是让人喜欢,我想收藏你们的作品,给我们的孩子欣赏你们的作品。

生:作品介绍,互相评价。

师:小结,分发收藏证书。

评价活动不仅给学生创设了互相学习的空间,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各自的作品介绍可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12、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这节课的收获。

师:中国画是门奇妙的艺术,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你们可以创造出更美更有创意的作品。

13、板书设计

 

跳舞的点和线

                用笔:中锋、侧锋、逆锋

                用墨:焦、浓、重、淡、清

 

活动反思

与建议

1利用随音乐涂鸦的游戏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点和线产生的韵律美和节奏的变化,感知点与线运行、布局、排列、曲折产生的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和力度的表达方式,体验毛笔与墨、色、宣纸等工具的特性。

2、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水墨画线条在作品中产生的节奏、韵味和变化,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点线面的运用和表达。解决本课的难点,学生对点和线的认识停留在造型上,重在引导学生感知点线面所表达的情感与节奏

欣赏国画大师作品欣赏及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点、线、面构成和疏密、粗细、节奏等韵律变化之美,成竹在胸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8/small/7eeb9886gc111e3451797&690

http://s3/small/7eeb9886gc111e3d3c012&690

http://s1/bmiddle/7eeb9886gc111e3e9585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