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致阅读——庞帝作品

(2011-08-08 11:00:11)
标签:

庞帝

绘本

文化

http://ww3/large/62ad4b2ftw1djpw7shypyj.jpg&690


当代法国绘本大师之一的庞帝(Claude Ponti),图像的象征意味可能是其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最大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图像呈现细节,在这种解读繁琐细节的阅读行为中,图像中的象征与隐喻和画外的文字便做出了巧妙而耐人寻味的配合。庞帝作品的短短20数页实际上是高浓度的,他通过图像的丰富性与文字的巧妙配合所传达出的意味可以让读者在反复多次的阅读中获得不同的收获与乐趣。在《丑八怪》、《大耳朵》和《一棵大树》这三部作品中,隐喻与象征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一棵大树》中主人公与大怪物的对峙正是象征了主人公战胜自我的过程。当然,既然是象征和隐喻,答案便是复数的,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去不断发现自己的答案,寻找自己的主人公与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也是读者通过阅读参与创作,并且与作者一起最终完成作品的好途径。庞帝本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有意在自己的作品中传达这样的信息。作为欧洲艺术传统之一的图像与象征便在他的作品中有了出色的演绎,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创作手法容易落入古典的窠臼。好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巧思妙想与大胆的夸张与幽默,找到了一个空想与信赖感之间的良好平衡点。

 

另一方面,庞帝作品在重视图像的象征作用与叙事的多重性的情况下,消除了技法上的刻意程度。从整体上来说他的作品在画面表现上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不过也是在这种平易近人中隐藏了各种图像上的机关与妙趣。比如,在作品每一页页码的部分都安排了一个小角色似乎在推进故事的进行。再比如,在很多连续的场景中,维妙的分格创造出了“异时同图法”的效果。背景是连续的,而主人公却复数登场,故事也已经发生了推移。这样的手法似乎更接近于东方绘画的打破现实时空的手法。类似这样的隐喻式的图像表现在庞帝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包括类似重复画面的渐变式推移,色彩的运用等因素,精细读图是发现这些妙趣的最好办法。庞帝作品中故事构成与图像表现的双重丰富性,值得大家去仔细品味与咀嚼。事实上,也正是由此,庞帝的作品在法国被称之为受众年龄层最为广泛的作家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