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阁夜》公开课教案

(2016-03-17 12:19:33)
标签:

转载

《阁夜》公开课教案

 

课题

阁夜

授课人

程国华

授课班级

紫阳中学高二(13)班

授课地点

科技楼二楼

授课时间

2011年5月17日上午第二节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品味本诗的意境。

2.课堂背诵本诗。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复杂思想感情的理解,体会杜甫诗风。

教具与

方法

多媒体

背诵、提问、讲解

课时数

一节课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师生共同背诵高中阶段所学杜甫的诗歌。

□《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蜀相》、《登岳阳楼》《旅夜抒怀》。

师生共同回忆有关杜甫的相关知识。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他的诗风:沉郁顿挫

二.授课过程

   1.简单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阁夜”,即夔州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产生了多种复杂的感情。

□《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2.多媒体投影《阁夜》全诗,教师简单指导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

□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后写的。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此诗四联皆对仗,出句与对句之间应有明显间隔,如一气读出,就听不出对联的意味了。

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逐句分析诗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① “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夔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孤寂苦闷)

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革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 (忧国)
③“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 上下句形成对比。 (忧民)
④“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座钟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子)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我安慰,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宇宙永恒,人生无常)

4.学生结合本诗的韵译 进行背诵。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5.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背诵活动,并验收背诵效果。

6.课堂小结。

□《阁夜》的主旨: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老病孤独的凄凉;既有对连年战伐、百姓劳苦的痛惜之情,也有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悟。

 

□    《阁夜》的写作特点: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动” “卧龙跃马”。

②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

③对仗整:四联均对仗。

三.布置作业。

①背诵《阁夜》,完成《名师一号》同步习题。

②预习《李凭箜篌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