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生共读,品味书香

(2025-11-05 08:53:46)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可现在许多孩子过分依赖音像材料来获得感官的刺激,他们愿意花几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却不愿静下心来读20分钟的书。如何把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剧和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吸引到书桌前?如何为学生与好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开展“师生共读整本书”活动,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师生共读,共同进步  共读是一种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产素。老师的示范阅读能够带动学生的阅读,当孩子看到老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们读起来更带劲。师生共读,对老师亦是学习的好时机。放下心中一切杂念的诵读,对我们自身的成长、身心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大有益处。  二、精选读物,激活动力  首先应该选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书。以故事、小说为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是阅读的首选。这类作品更贴近孩子的心灵,更能清晰地向孩子展示人生的意义,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孩子一页页看下去。其次应该选优秀的文学作品。即孩子们读了,会觉得它具有质朴之美的书。最后还应选读起来相对吃力的书。虽然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但在不断疑惑和探索中,学生会获得豁然开朗的乐趣。  三、巧引妙导,提升阅读1.创设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班级中设立阅读角,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提供充足的图书阅读时间,保证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其次,创设互动的阅读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在开始阅读之前,应共同制定好相应的读书奖励机制,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阅读兴趣,从而真正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2.分层评价,使学生乐于阅读。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学生阅读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理解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对学生阅读评价实行分层评价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品尝阅读的乐趣,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3.组织活动,内化学生阅读感受。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果不很好的稳定、保持,兴趣就会渐渐消失。教师应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推进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1)交流展示,激发阅读。轮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讲故事、朗读、背诵等,如果在班级里长期开展这一类活动,则能很好地保持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阅读效果。(2)树立榜样,促进阅读。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开辟一个“我阅读、我快乐”的读书展示栏。用来展示学生的一些作品,如读书笔记、读后感、优秀习作等。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议,评出好的进行张贴。(3)动手实践,深化阅读。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美文美段等摘抄下来,即写摘抄式的读书笔记,并进行设计、装饰,画上一些漂亮的图案;做个性化的书签;为书中的人物、动物做一张人物(动物)卡片,向别人推介;结合自己的阅读出一份手抄报、写一篇读后感……孩子们在完成这些工作中不仅体验了成功与乐趣,还体验了困难与艰辛,深化了阅读感受。  师生共读交流,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思辨,去发现,去领悟,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在书海中散步、奔跑、激荡、跳跃吧,一起品味那份属于我们的书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