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筑就好品质
(2023-09-13 08:18:27)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学生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用好习惯筑就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培养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明举止,如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见人热情打招呼,与别人交流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三)培养思维习惯
(四)培养劳动习惯
(五)培养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良好道德习惯包括自觉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同时,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进行培养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