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需要返璞归真

(2023-09-12 10:18:5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句广为人知的艺术名言,放在“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中,一样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陶行知曾给教育下了一个最为简明的定义:“教育就是教人做人”,他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想和“培养真人”的教育目标。 真教育:成才先成人的教育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通过教育铸就人的精神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教育的职能首先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这一点,可以说是贯穿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教育思想。韩愈的《师说》就明确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人的生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缺乏良好品行的人,往往给自身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悲剧。 从大学生硫酸泼熊到研究生虐杀小猫,从刘海洋到张亮,再到马加爵,一个个人格缺失的事件给我们的教育制度敲响了警钟。 孩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意志坚强、品质高尚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单纯教会学生识记,教给学生知识都来得重要得多。“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也一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 真教育:呼唤个性化的教育。 因材施教最先是孔子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先是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各尽其材,有所进步。因材施教要求我们的教师了解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地得到收获,获得进步。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家长只重视学生成绩上的进步,老师只关心学生所谓的主科成绩的提升,学校只在乎毕业生的升学率……因此便有了孩子们“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戏谑说法。家长赶鸭子,教师填鸭子,学校烤(考)鸭子,自然而然地学生就变成板鸭子了!我们常常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严格来说,已不止三百六十五行。每一行都需要人才,而我们的教育却像工厂里的机器,“生产”出一批批机械化的产品送上高考的检验车间。 人在“人”所共有的特性的基础上,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个性。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只重视了人的共性。而忽视了人的个性。同一个教室。同一个模式。同一个方法.同一个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技术师”.培养的也是同样规格的“标准件”.即使你是“婆娑妩媚”的桠枝.也不会让你“旁逸斜出”.即使你是一跃冲天的“飞鸟”.也不能独领风骚的腾空而起,否则你就有被剪、被打的危险。因此.个性在长期的折磨中被扼杀.创新的火花还没有燃起就已经被世俗的冷水淹没。人也就循规蹈矩.从小不敢越雷池半步.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稳稳就是福的人生理想。于是,教室太平,学校太平,教育太平。然而,如此缺乏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出的国家栋梁如何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真教育:实践出真知的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这两句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两句千古名句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实践为根基的气象学家竺可桢;访采四方,终成巨著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行万里路,著绝代书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等等。这些人取得的成就都告诉我们如果只是专注于书本上的知识,不去亲身实践与探索,只能是纸上谈兵。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6+1的家庭模式导致我们的孩子在家中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在校园里,学校为了规避实践育人带来的风险,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不是走走过场,便是敷衍应付。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许多学校都是关起门来做教育。 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春游、秋游活动近年来因为偶发的几起事故而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来这些课外实践活动能让我们的孩子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开拓视野,陶冶性情。而在如今,你如果问问小学的孩子们春游的感受时,他们也许会告诉你“不知春游为何物”。这种因噎费食的做法的确值得人深思。“人的最佳学习状态不是静止被动的知识灌输,而是对人生的全身心投入和探究”。如何探究?最佳的方法自然是亲身实践体验,只有切身主动的实践体验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否则只是坐而论道,永远难有深入之感。 教育,不是关起门来的教育;教育,呼唤实践育人。 抛却功利,忘记纷扰,教育需要返璞归真。真做教育,做真教育,才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