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变阻器》教学设计
(2013-05-30 18:09:46)《滑动变阻器》教学设计
陕西师大学附中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认识它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会用它改变电流大小;了解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阻作用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变阻器的自主设计,感知创新设计的一般方法。
(2)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设计变阻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矛盾,激发动机,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修正、提高,从而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2)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发现,体验人类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自然的过程,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根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接滑动变阻器。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具与学具】
教师:实物投影、灯泡、二节干电池、开关1个、导线若干、铅笔芯(约10厘米长)、亮度可变台灯、收音机、电位器。
学生:实验接线板、小灯泡、二节干电池、开关1个、导线、铅笔芯、1米长康铜合金丝、1米长铁丝、滑动变阻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 意图 |
课前准备 |
布置预习“变阻器” 了解家庭里可以改变音量、风速、温度、车速等的元器件。 |
学生了解家庭里的家用电器中,音量、风速、温度、车速等的元器件。通过解说、照片、等方式向全班介绍。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由生活走进科学 |
从学生的介绍引入。 |
【科学探究活动】大家在家里观察家用电器时发现风扇可以调风速、台灯可以调光的强弱、电熨斗可以调温、电动车速度控制把手可以调节车速、音响可以调音量大小。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这是为什么?引导大家在本节课解决这个疑问。 |
从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
【设疑】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台灯连续改变亮度? |
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怎样才可以让连续改变亮度? 【结论】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电阻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灯泡就越暗。 |
从生活中问题出发,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运用。 |
|
【设疑】回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讨论利用这些因素如何改变电阻大小呢?改变哪个因素改变电阻容易一些呢? |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猜想 【结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靠改变长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比较容易。 |
联系上节课的知识,承上启下。 |
|
循序渐进创作设计 ——体验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 |
提供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请利用小灯泡、二节干电池、开关1个、导线、鳄鱼夹、铅笔芯、1米长康铜合金丝、1米长铁丝,选择需要的元件组成一个简单电路。能让灯泡连续改变亮度。
引导学生展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说明原因。
【板书】
变阻器 |
【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动手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所用电路,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利用康铜合金丝、铅笔芯做的实验明显。
【实验】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移动鳄鱼夹就可以让灯泡连续改变亮度。 【讨论并说明】电源的电压不变,铅笔芯越长,电阻大,电流小;铅笔芯越短,电阻小,电流大,所以通过改变铅笔芯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这就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
循序渐进 创作设计 ——体验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 |
【设疑】为什么利用铁丝、有利用铁棒做实验不明显?利用康铜合金丝、铅笔芯做的实验效果都很好,你更赞成哪一个? |
学生举手表决,各提出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统一意见。 【结论】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条件下,康铜合金丝的电阻比铁丝的大点,容易调节效果明显,而铁丝相反。铅笔芯容易断易损坏。康铜合金丝结实不易损坏。 |
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判断和比较。 |
【设疑】康铜合金丝确实不错,还有什么问题吗?怎么解决? |
【讨论并说明】线长不方便。解决办法是将导线在铅笔上绕成线圈,平时我们见到的缝纫机线,弹簧就是这样的。 |
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设计,让学生体验发明的过程。 |
|
【设疑】绕成线圈是个好办法,解决了线长的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怎么解决? |
【讨论并说明】紧密排绕的康铜合金丝线圈横向之间会导电,用塑料或橡胶把导体包起来、或者涂油漆以绝缘。但塑料绝缘比油漆绝缘线圈占用的空间大,所以用涂油漆的办法比较好。 |
||
【设疑】当绝缘问题解决后,导线夹在密绕的被绝缘的导线上移动时,电路会出现什么问题?电路是否是通路? |
【讨论验证并说明】采用部分刮漆的办法解决问题。导线夹经过的部分,将绝缘油漆刮掉。 |
||
【鼓励总结】恭喜大家,你已经像科学家一样不断发现、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设计好的滑动变阻器。我们先认识一下各部分的结构名称。自己再观察一下,与自制的对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学生观察认识滑动变阻器,了解其结构:电阻丝、滑片、接线柱、金属棒、支架、瓷筒。 |
学生在享受发明的快乐,比较实际产品与自己设计的异同。 |
|
探究学习。手脑并用——变阻器的符号和使用 |
【板书】画出变阻器的符号,要求同学们指出结构示意图、符号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学生自己试着画。注意规范性。 |
学生生上台指出结构示意图、符号与实物的对应关系。画出变阻器的符号,与手中的变阻器相比较。 |
落实变阻器的知识,学生识记。 |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思考下面的问题: (1)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有几种接法? (2)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3)画出电路图,思考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灯泡亮度的? 【板书】 使用:(1)一上一下;(2)串联。 引导学生画出电路图,思考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灯泡亮度的? |
【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交流、思考并动手实验验证前两个问题。 学生上台在图片中画出连入电路时的6种接法。动手验证哪些能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作用,从中发现规律: (1)连入电路时有6种接法;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 (2)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 学生自己动手画电路图,展示画好的电路图,同时解说自己的电路图,说明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灯泡亮度的。 |
对于变阻器的使用仍然通过让学生探究的方式去获得,充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自主获取能力。 |
|
联 实 回 生 ——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
【设疑】旋动录音机音量调节旋钮为什么可以调节音量? 【板书】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思考并观察旋钮型滑动变阻器,思考其原理,与实验室滑动变阻器进行比较。 |
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
知识小节 总结归纳 ——课堂知识系统化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 |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
|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发明的过程。 |
布置作业 |
观察家里电器中变阻器的使用情况,利用旋钮型滑动变阻器和小风扇组合,使之可以调节风速的大小。完成课后练习。 |
把课堂延伸到家庭生活中。 |
|
【板书设计】
第5节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 2。结构:电阻丝、滑片、接线柱、金属棒、支架、瓷筒 3。符号:
4。使用:(1)一上一下;(2)串联; 5。生活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