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育儿“不听老人言吃亏 |
分类: 育儿 |
育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吗?
本人所写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如商业转载或引用请与本人纸条联系。
“天冷了,快给孩子多穿些”,“没事的妈,小孩子跟大人一样就行啦,要不穿太多也容易感冒”,“不行啊,听我的,一定得给孩子穿多些,否则会冻感冒的……”“妈,你不要管啦”“我不管怎么行,你们小年青懂什么啊?不听老人,吃亏在眼前……”老太太直接火啦,开始唠叨开了……
对新手妈妈来说,家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事一大幸福的事情,意味着自己累的时候,老人可以搭把手,可以帮忙做饭、洗衣、看孩子,还可以提供一些育儿知识方面的帮助。但是有时候也会起争执,就像上述画面一样,天凉了为给孩子多不多穿衣服而争吵。在育儿道路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盲目听老人的一家之言。
老人毕竟是过来人,“吃过的盐比自己吃的米还多”,但在新时代下,老人的某些育儿理念和观念也有待变化和改正。比如:潘攀出生的时候,妈妈经常轻轻地搓搓他的小手、扯扯他的耳朵,说对孩子有好处,但至于有什么好处,妈妈也说不上来。后来我看推拿书,发现这是比较好的推拿,捏捏小手百病消;妈妈经常用纱布蘸上芝麻油给潘攀擦牙床,说有什么“大马牙”,一开始我还强有力抗拒,可后来看书说:要从小给孩子“刷牙”,妈妈的擦牙床又何尝不是给孩子刷牙呢?妈妈说,为孩子不要喂太饱,要七分饱,否则会积食,消化不良;妈妈说,孩子会走路了要让孩子多活动,有助于孩子消化……这些经过我以后看书的认证,发现老人言真的很管用,很受益,不听真的会吃亏。
但老人也很会护着孩子,护短,孩子犯错会包庇,说:孩子太小,大了就好啦。孰不知,坏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会把孩子捧在手心里,不许别人碰,更不许与小朋友起争执,孰不知,不和小朋友打交道,他又如何能学会交友的技巧?说自己的孩子就应当是唯一,就应当被保护,可是到了社会上谁又会把他当唯一?说孩子要什么就得给什么,就一个孩子哪能克扣着,你们那年代物资缺乏,给不了你们,现在什么也不缺就得满足孩子。可是也不能纵容孩子什么都要要,万一哪天满足不了他又怎么办?…… 这些护孩子、过度纵容孩子的言论还是不要听了,否则吃亏在后头。
老人的丰富的经验往往变成最直接的言论来指导我们的育儿,但不可全信,要有选择的去信,前提也需要自己有养育孩子的主见和有一定的育儿知识。在新媒体时代,现在的育儿与时俱进来的更方便,在吸取老人育儿精华的同时,不碍学学新的育儿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