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结构特点

(2012-11-16 13:49: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技能展示

汉字结构特点

汉字形体结构类型很多,小学阶段笼统地提到了独体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和品字形结构。

1、独体结构

独体字在结构上要注意安排好笔画与笔画相互之间的位置,如朱字,有单一笔画的,则要注意笔画不同部分的比例。如:

 


 

2、上下结构

第一种  上宽下窄  例如  

第二种  上窄下宽  例如  

 

第三种  上下同宽  例如  

3、左右结构

 

第一种左窄右宽(左小右大)例如:  像“氵、寸、亻、王、月、舟、米、土、木、礻、 讠、口等”等同时遵循左边低,右边高的一般规律。

 

第二种左宽右窄(左大右小)例如:

 

第三种左右同宽  例如:

4、上中下结构

 

第一种上中下大小相同  例如:

 

第二种上中小,下大,例如:

5、左中右结构

 

第一种:左中右大小相同。例如:

 

第二种:左右大,中间小。例如:

6、全包围结构

 

 

例如:   分为外框和中心两个部分。“   ”部宽窄要适宜。

7、半包围结构

 

第一种左半包围结构。例如:   “匚”高、低宽窄要适度,注意内部匀称

 

 

第二种左上右半包围结构,例如    和   。门“冂”高、低宽窄要适度,注意内部匀称

 

第三种左下右半包围结构例如:  “凵”部稍宽,内部笔画大小适宜

 

第四种左下半包围结构,例如:    要有够空间容纳上部,捺笔平出,要有波折。

 

第五种上包围结构,例如:  

 

第六种上右包围结构,例如:   

了解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我们在教学生写字时就能有意识地注意让学生观察安排好一个字的不同部分。各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汉字掌握其特点,大家可以举一反三,应用于课堂实践中。

当然,现阶段小学生出现一些汉字结构中出现的毛病,字头容易写长,如雨字头应是扁的,应把左竖变成点,将第三笔横折钩变成横钩,特别注意第三笔不能下伸很长,如果把雨字头写得同雨字一样方正,那下面部分无法安排。左旁容易写宽,如木字、禾字、米字作左旁最后一捺都要变成点,主笔竖画都应在横画偏右处穿过,这样右半部分才能与此左旁靠得拢。初学者常把这三个偏旁写成了“木”“禾”“米”,以致左右分家。再如双人旁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应比在左中右结构字中略宽些,都写成一样宽,那左中结构的字必定横向出格。

字底容易写高  常见学生把“集”“孟”等字字底写高的现象。如“集”字,将木字底的这一横写短了竖却写长了,结果字底高了,整个字更高了。也有相反情况,如“思”字,“心的卧钩写出明显的拐角,或者“心”写窄了,托不住上部的“田”,整个字很难看。

字框容易写大,如“国”字外框压住田字格四框来写,结果是外城大中间空;“日”“月”等字外框也容易写得偏大,字松散不精神。

学生写部首时出现各种问题,其原因很多。字帖、看语文书后面的示范字不细心,对笔画长短、斜度没有准确把握,部首占多大比例不明确。写字时只注意局部而忽视了全局,常按自己的想法随意乱写,不管别人看了以后感觉如何。这些都需要在字形结构分析指导中逐步加以纠正。

字形结构上常出现的毛病

重心不稳    学生练字初期把握重心比较难,因为他们的字常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如写“歌”字,最后一捺又小又瘦压不住阵脚,整个字向左倾倒;又如“勿、母、戈、夕”等以斜取正的字,重心更难掌握。教师应想办法使学生提高组合部件的能力,逐步有意识地克服重心不稳的缺点。

疏密不匀    如“四”“口”“日”等字笔画较少,学生容易将它们写的很大,结果比画更稀疏空旷,十分松散。这种字应随其自身特点,扁任其扁,长任其长,笔画匀称自然为好。又如“童”“量”等字,横画较多,若将横画写得一般长,排得很密,看上去拥挤呆板。此类字应上松下紧,横画虽多,一定要将主笔画拉长,以避免呆板。

主次不明    如“教”字,左旁为主,应让左边多占一些空间;“佛”字右旁为主,右边应多占地方,分量重一些。而初学写字的人常将这类字两个偏旁平分秋色,主次不明。

缺少变化    有些学生写“竹”“林”“朋”“双”等字,将左右两部分写得完全相同,丝毫不差,看上去十分死板。这类字应左小右大,左收右放;“炎”“多”应上收下放,这样写出来之后就显的相同中间不同,体现了参差变化之美。

为了解决字形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多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道理上领悟,自己开动脑筋思索,那么就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可以总结出一些新的字形结构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