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结构特点
(2012-11-16 13:49: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技能展示 |
汉字结构特点
汉字形体结构类型很多,小学阶段笼统地提到了独体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和品字形结构。
1、独体结构
独体字在结构上要注意安排好笔画与笔画相互之间的位置,如朱字,有单一笔画的,则要注意笔画不同部分的比例。如:
九 |
山 |
义 |
乙 |
火 |
2、上下结构
岔 |
安 |
笛 |
3、左右结构
浅 |
刚 |
缸 |
4、上中下结构
器 |
急 |
5、左中右结构
微 |
辩 |
6、全包围结构
|
国 |
7、半包围结构
区 |
问 |
同 |
凶 |
远 |
床 |
匈 |
了解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我们在教学生写字时就能有意识地注意让学生观察安排好一个字的不同部分。各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汉字掌握其特点,大家可以举一反三,应用于课堂实践中。
当然,现阶段小学生出现一些汉字结构中出现的毛病,字头容易写长,如雨字头应是扁的,应把左竖变成点,将第三笔横折钩变成横钩,特别注意第三笔不能下伸很长,如果把雨字头写得同雨字一样方正,那下面部分无法安排。左旁容易写宽,如木字、禾字、米字作左旁最后一捺都要变成点,主笔竖画都应在横画偏右处穿过,这样右半部分才能与此左旁靠得拢。初学者常把这三个偏旁写成了“木”“禾”“米”,以致左右分家。再如双人旁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应比在左中右结构字中略宽些,都写成一样宽,那左中结构的字必定横向出格。
字底容易写高
字框容易写大,如“国”字外框压住田字格四框来写,结果是外城大中间空;“日”“月”等字外框也容易写得偏大,字松散不精神。
学生写部首时出现各种问题,其原因很多。字帖、看语文书后面的示范字不细心,对笔画长短、斜度没有准确把握,部首占多大比例不明确。写字时只注意局部而忽视了全局,常按自己的想法随意乱写,不管别人看了以后感觉如何。这些都需要在字形结构分析指导中逐步加以纠正。
字形结构上常出现的毛病
重心不稳
疏密不匀
主次不明
缺少变化
为了解决字形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多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道理上领悟,自己开动脑筋思索,那么就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可以总结出一些新的字形结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