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范曾散文:惜分阴

(2015-01-26 09:12:56)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范曾散文:惜分阴作者:

  在广大无限的空间和无尽无休的时间之中,一个人的生命实在是短暂得很。古诗十九首有“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的诗句,李太白揽镜自顾,发出了“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浩叹。我已人到中年,回顾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历历在目,犹如昨日。暑往寒来,转眼间是几十个春秋。纵观人类的历史,也就是在这空间的推移和时间的运转中,瞬息成古今,而生命的价值,就在这短暂的人生中体现。

  在人类的历史中,我们都象赶路程的匆匆过客。对于一个有志于事业的人,总应该认真对待这段旅程。一个人对生命能有正确的战略认识,他的前进就不会陷入盲目性,而能主动地把握自己的生命。

  人生,照样是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的。在青年时期所应完成得学业如果没有完成,把精力充沛的年华,消损在长吁短叹的牢骚、卿卿我我的爱情、斤斤计较的处世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上,那么,在岁月过尽、华发渐生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空虚和惆怅,因为你已把金子一样的时间闲掷闲弃,剩下的仅是精力衰退、力不从心的晚境,那时的悔恨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青年时代对待时间绝不能奢侈,以为来日方长,而应有一种紧迫感。屈原在《离骚》中有“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意思是,他希望太阳神羲和驻车不前,不要迫近崦嵫山,因日落西山之后,白天就会消失。鲁迅先生也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投入人生的战斗。国画大师齐白石有一方石印上刻“痴想以绳系日”,他要拉住太阳,不让它悄悄在我们身边溜走。

  青年时代生命之弦应拉得紧一些,这才能奏出高亢激越的乐章。生命之弦一旦松弛,那就只能弹出“呕哑嘲晰难为听”的噪音。

  我以为青年时代最大的人生财富便是精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青年人最容易犯的人生错误,也就是浪费精力。忽视今天,奢望明天,用新的希望带来新的失望,而不脚踏实地去苦干。

  昨天已过去,明天尚属未知,我们所能把握住的便是今天,一个人能永远把握住今天,他就无疑地把握住了未来,也就把握住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有人讲我记忆力过人,其实并非如此;也有人称我为“才子”,我更以为误解。我可以告诉青年,彼苍天者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夜雨的冥思苦想。人们说我才思敏捷,那是由于我写过无数失败的诗词和文章;人们说我做画神差鬼使,那是由于我画过无数平庸的作品。记得我在少年时,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中念了一个白字,引起哄堂大笑,我自认为这真是平生的奇耻大辱,于是我把容易读错的、冷僻的和异读字,列了几张大表,挂在屋内,每天清晨、晚上都苦读一遍,真如越王勾践之尝苦胆。现在我经常听到青年人读错字,我想,一个有志的人,应当把自己的任何过失都看得严重一些,即使念错一个字,也不放松,那么,我相信,这样不仅会使自己的学业前进,也培养了自己严以责己的优良品格。说到记忆力,我之所以可熟读古文词章,完全是力学所致。古人爱惜时间,有“三上”之说,即“舟上、车上、厕上”,我过去一直在家中厕所里挂满需要背诵的东西,诸如红楼梦四大家族联系表、中国历史年表、帝王联系表等等。一个善于把零星时间汇聚起来的人,对于完整的时间,他就会更加视若珍宝。

  人生就是一场搏斗接着一场搏斗,固然我们不能保证每场搏斗都胜券在操,但是我则要求自己,即使失败,也是经过勇猛奋斗之后的失败,这样的失败也是壮丽的,有意义的。我记得南京莫愁湖胜棋楼曾有一副对联,下联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我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对于奋斗过的人生而言,只要他没有虚度年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竭尽了他毕生的才智,那么,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不愧是千古英雄。而所有不经过奋斗而自甘沉沦的人,他们的失败,才是人生的耻辱。

  古往今来,有不少被聪明误的人,他们不缺乏天赋的条件,但是他们却以为天赋能造就自己,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株待兔,本来所具有的一点优势条件,譬如记忆力颇佳,理解力过人等等,渐渐失去光彩,落得个江郎才尽的地步。再好的材料也需要加工,玉不琢不成器,一切才能都必须经过痛苦的磨砺,所以,我从来不相信人云亦云的神话,也不相信传记作家的渲染铺陈,更不轻信古人酒后发轻狂的自我陶醉。我只相信曾经造就过我,而且今天继续造就我的是:目标单纯,对专业的热情献身,锲而不舍,矢志不移,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迷茫混沌的浓雾中不失方向,那么,我们就有望达到光辉的境界。科学和艺术所需要人的是:诚恳、质朴和顽强,然后你才能渊博、聪睿和才情纵横,才会在人类未开拓的处女地里播种、稼穑,得到智慧之果。

  在治学的过程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为了艺术,我度过了很少娱乐的青、少年时代。因为我知道,古往今来一切在艺术上有成就的人,都经过一段抽筋折骨的磨砺,然后他才能离迷得悟,在艺术上取得成功。许多人流传着我作画无论咫尺小幅或寻丈巨作,无论简笔一人到数十人的历史画卷都放笔直取,从不打稿,以为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超人能力,其实,我曾有过十分刻苦的探索过程。为了研究构图法的开阖繁简,研究人物的动态结构,我曾经历过多少岁月的枯索无味的基本功训练。记得读美术史的时候,知道吴道子画人物,无论从头始或从足起,能做到“左右相背,各相乘除”,其比例之精确,竟毫发不差。于是,我见贤思齐,心想吴道子是人,范曾也是人,他能如此,而我不能如此,于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俗话说,“画人难画手”,我曾为了画好人物手的动态,画了数以百计的详尽的高难度的白描写生,将肌肉骨骼熟记于心,今天似乎才能不假思索,意到笔随。回顾我艺术生涯中每前进一步,都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

  1980年冬,我为了筹备赴日本的个人画展,投入紧张的战斗。因为我深知一个画展在日本轰动是十分困难的,仅东京就一百多个画廊,每天各国艺术家的展览目不暇接。我想,我的画展成败利钝非关个人,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而当时又适逢我父亲生病,催我回家看望。在南方严寒的日子里,我白天侍奉于家翁病榻前,凌晨四时起床吮墨挥毫。画泼墨大写意的人物,需要激情奔放,用笔纵横,首先得克服的是在零下十几度的条件下不能多穿衣服,否则挥写不便,影响画面气韵。有时我深夜作画,忘记疲劳与寒冷,不知东方之既白。

  当成功的消息传遍国中,震动邻邦的时候,我想到是,我没有愧对伟大的祖国,也不负我破冰研墨的一番苦辛。我想,我的一切成就都来源于党的培养,来源于祖国和人民的哺育,来源于祖国不朽的灿烂文明,来源于艺术家竭诚尽智的共同努力。没有祖国,就没有我的一切。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曾有诗云:“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他讲的是在学术上探索的过程。在前进路上,费尽移山心力之后,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用青春乃至整个人生,去谱写自己生命的灿烂华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