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是什么?——《昆明的雨》文本解读
(2018-10-16 16:41:38)分类: 读书笔记 |
“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是什么?
——《昆明的雨》解读
1939年9月,汪曾祺来到昆明求学,此后七年青春岁月,走遍昆明大街小巷,结识良师益友,在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相关文章多达43篇,四十多年后再回忆起,作者却说“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从最浅层的情感来看,作者表达的是对昆明物、事、人的喜爱和怀念。“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雨带来了金黄色的仙人掌花,能围成篱笆的肥绿的仙人掌,随处可见、美味鲜香的菌子、淡黄的缅桂花和密匝匝的木香、又黑又甜的火炭梅,这因雨而茂盛的城在记忆中是明亮而充满生机的。那娇娇着吆喝的苗族小姑娘是鲜嫩的、水淋淋的、如水般柔柔的,那端来一大盆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也是饱含善意的,这一切都切合了雨、呼应了雨。三两好友闲来无事坐在莲花池边的小酒店里,点一壶酒一盘肉,看雨打木香、水满清池,这样惬意的生活怎能让人不怀念!
作者的思念是浓的,但乡愁却是淡的,60多岁时再回忆起,不必感慨,不必失落,而是温和笑谈,因为根深其中的,是作者始终如一的真诚自然、平淡从容的生活态度。
昆明的雨还是饱含着趣味的,“有一个笑话”,如此自然地到来,让人会心一笑。王老的幽默是温情的,是会心的,绝不是哈哈大笑。“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一设问一惊叹,使一个被美食征服的青年跃然眼前,这笑依然是善的。丰满的雨催生了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产生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仙人掌篱笆,多么有趣,一句“猪和羊怕扎”让人会心一笑,为民风的淳朴,因并不防人。
余光中先生的雨是可嗅可舔的,尝起来满满的乡愁,昆明的雨也可以尝,尝起来很好吃。“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色香味形俱全,读起来一字一句,给人咽口水的时间。“这个名字起的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读汪曾祺的文章口水的不能停止分泌的,圆的像球,红的像炭,还不酸!多么值得一尝,坚持让人想在后面加上一句“好吃!”昆明的雨是适合约上三两好友闲聊谈天的,一下午的时间都可以耗着,看水满莲池,看雨打木香,用绿釉的土瓷杯喝上一杯酒,吃一口肉,写两首诗,想起昆明的雨,是不能忘记舌头的记忆的。
昆明的雨有趣,好吃,还多情,多诗情。文人的生活是要有点情趣的,看到雨,“城春草木生,孟夏草木长”,是会想到诗的,是会想到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满秋池的。看到莲花池,是会想到一代美女陈圆圆投湖而死的。“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横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那种情味,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四十多年都不能忘记的。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让了看了之后问一句:生活是什么?都说创作与表达是戴着镣铐起舞,因他是有目的的,有思想需要传达。但汪老是没有镣铐的,他不是传达,而是讲述,他把生活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平凡的事物铺陈给你看,撇去大起大落,善恶是非,它让你想起一碗冒着热气的白粥,一朵风中摇摆的蓝花,一只躺在桌子上的苍蝇,生活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是由最日常的话语组成的。他以文人敏锐的感触去体味生活,怀揣一颗不去批判的心,触及最真实的生活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怎么办,哪还讲究词藻,大白话说给你听。
汪老是一位饱含温情的文人,他不讽刺不戏谑,不批判不固执。文革时期他去劳作,有人让他画一幅马铃薯图谱,他画了一整颗还不够还要切开来画剖面,画完了扔到边上的牛粪火堆里烤,说没有人像他那样吃过品种这么多的马铃薯。他没有愤怒,和生活和解,和自己和解。这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是让人心折的,从老庄到陶渊明,是与古典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毕飞宇说汪曾祺可读不可学,因为我们对生活的感触没到,学也学不来。
我们现在谈起生活,是苟且,使在远方才有,可汪曾祺在苟且中发现了诗,凭的是一颗文人的心。他曾记一次游行:下午一点钟游行,现在,可以走了。把墨水瓶盖起来,椅子推到桌子底下,摸一摸钥匙,走。立刻,这个城市变了样子。人走到街上来,变成了队伍。沉静、平稳的,然而凝炼的,湍急的队伍。人们从自己身上感觉到别人的紧张的肌肉和饱满的肺,从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发光的眼睛。于是,队伍密集起来,汇总起来,成了一片海。海的力量,海的声音,震动着全城的扩音器和收音机的喇叭,哗啦,哗啦……一直到晚上,人们才回来,在暮色中,在每天在一定的散候亮起来的路灯底下,一群一群,一阵一阵,走在马路边上,带着没有消散的兴奋和卷得整整齐齐的旗子……游行过去了……现在,这里是日常生活。人来,人往。公共汽车斜驶过来,轻巧地进了站。冰糖葫芦。邮筒。鲜花店的玻璃上结着水气,一朵红花清晰地突现出来,从恍惚的绿影的后面。狐皮大衣,锅鼓。炒栗子的香气。十二月上午的阳光……这多么像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本真啊。每天我们上班,就像一场游行,如潮的车队与人群,紧张却又沉默的氛围,兴奋、沉重、嘈杂,这是心的体验,所以我们才会心累。太快的节奏总是会忽略细节的,停下来才会意识到生活是人间烟火,是草木春秋。
我们为什么惦念家常菜,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流淌在其中的是脉脉温情,家常菜越嚼越有味道,那时生活的味道,汪曾祺的文字就是一盘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