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校三空间活力课堂实施方案
(2016-12-27 13:35:46)分类: 实验中学教科方案 |
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校三空间活力课堂实施方案
以国家、市、区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市、区相关课改文件为指导,转变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改革育人模式,推进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我校决定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实施“三空间活力课堂”。
在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性与公平性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构建彰显育人理念、体现多元开放、富有特色的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培育优质师资队伍,深入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育评价,实现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义务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均衡化和有品质发展,有力推动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勇担改革的责任和使命,健全“一把手挂帅、各处室联动、教研组备课组合作、资源整合共享”的工作机制,重点围绕“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实施,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等内容,加快形成并完善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有机统一、适合本校特点、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使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合理安排课时计划,努力整合课程资源,切实完善管理制度,稳妥推进选课走班,全面提升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执行力、创造力。促进学校特色培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我校实施“三空间活力课堂”——教学小课堂、社团中课堂、社会大课堂模式。
小课堂是“自学·交流·小结·达标”的流程,是以学案为载体,小组学习为推手,开展的自主学习,师生交流,及时检测的自主学习模式。
中课堂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修一门课程:篮球、摄影、普通话、舞蹈、画画、声乐、写作等。
大课堂是由团委、艺体处、教科处组织的扫墓、野炊、科考等社会实践活动。
五、实施办法
(一)通过考核,促使转变理念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转变行政、教师的教学观念。学校利用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就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教育质量状况向老师们进行阐释。同时组织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做专题讲座,向大家介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及优秀案例。
学校成立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三空间活力课堂”领导小组和具体实施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抓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在领导层面上,领导小组抓好教师的学习和思想动员,让“三空间活力课堂”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业务层面上,实施小组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处室、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班主任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
(1)“三空间活力课堂”领导小组
组长:何方成
(2)主要职责:
①对“三空间活力课堂”进行统一部署;
②积极参与“三空间活力课堂”的各项活动;
③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3)考核:
小课堂由教科处、教务处牵头考核,中课堂由艺体处牵头考核,大课堂由团委牵头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