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尧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2012-12-02 17:59:05)
标签:

尧斯

文学

语言

分类: 缃素缀录

尧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文学改造社会的功能,纠正了下述流行的看法:文学永远是被动的,它是被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所单向决定,或者仅仅是对一个抽象精神的某种摹写。


“文学史只有当它不仅按文学生产体系的次序去共时和历时的去描述文学生产,而且还在文学生产与一般历史的特有关系中把文学生产看作特殊历史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种关系不能体现为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中都能找到一张社会存在的典型化、理性化、讽刺性或乌托邦画像。只有当读者的文学经验进入他生活实践的期望视野,孕育出他理解世界的能力,从而反作用于他的社会行为,才能清楚的看到文学天生具备的社会功能。”


文学改变了我们的期望视野,抚育我们成长。读书的人不必先撞上一个新的障碍物以求获得一个关于现实的新鲜经验,因而比不读书的人来的优越。“阅读的经验使他不得不对事物进行新的感知,从而把他从生活实践所形成的习惯、偏见和困境中解放出来。文学的期望视野比历史的生活实践的期望视野更为突出,因为它不仅保存了已有的经验,而且还预期有待实现的可能,并为了新的希望、要求和目标而扩大社会行为的有限空间,从而开辟了通往未来经验的道路。”文学为我们带来的解放决不亚于一次剧烈的社会变革,而且文学的解放还没有民众苦难的伴随。文学扩大了我们生活的可能性,引导我们摆脱自己狭隘生活经验的幽闭,走出过去生活的洞穴,迈向更高的目标、更宽广的世界。


作家无需为没有读者而烦恼,更没有必要为了迎合群众趣味而在作品中拥抱流行文化。期望视野是可以重建的,读者是可以由作家自己创造的。历史上的杰作在刚刚诞生时往往是彻底打破了公众原有的期望视野,换句话说,美学差距很大。但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期望的新规范将会获得公众的认可。——虽然美学距离对任何作品、在任何时代都是永远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新作对旧有期望视野的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