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福州的记忆之虎节路、省府路

(2017-01-24 17:44:59)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鼓楼台江

老福州的记忆之虎节路、省府路

 

老福州的记忆之虎节路、省府路

 

image  

image  

image         虎节路东起八一七北路,西至达明路,全长382米,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马路,其南边一条街为杨桥东路,北边一条街为省府路。虎节路得名来自虎节门、虎节河墘。晋太康三年(282年),郡守严高因旧城(冶城)狭隘,将新城移建到越王山(屏山)南麓,后人称“子城”,范围在北起今鼓屏路小山阜,南至今八一七北路虎节路口,西起今鼓西路渡鸡口,东至今湖东路丽文坊口。子城设有五座城门,城门外均有护城河和桥。其中,南边设虎节门,门外有大航桥,桥在今八一七北路、贤南路口;虎节门外护城河东边称玄坛河(俗称贤南河),西边称虎节河,沿河的道路叫虎节河墘。闽王王审知主政时,从天复元年(901年)开始创建的夹城,把晋安郡城移到城内,设八座城门、三座水门,其中两座水门能通流水,海船能直接驶进城内的大航桥(今虎节路口)。虎节门成为福州货物的集散地、中转站。明、清时期,虎节河墘被称为沿河西巷。据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记载:“虎节河沿,以在虎节门之西故名,亦曰沿河西巷,西达于杨桥。”虎节河往西流经杨桥,汇合于浦尾双抛桥,两河相通,是子城护城河的一段。1928年虎节河被改造,填河筑路,人们自然地将原来的虎节河称为“虎节路”。

 老福州的记忆之虎节路、省府路

 

image  

image  老福州的记忆之虎节路、省府路

 

老福州的记忆之虎节路、省府路

省府路曾叫总督后街,是总督府建成后衙门前的一条小路,1914年许世英任福建巡安使,建议扩建马路,省府路被定位为福州第二条主干道,于1924年进行扩建,并拓宽两旁道路。1927年改称为“省府路”。而在省府路上的省府路1号大院早在宋代便是福建提刑司署址,其还先后成为总督衙门、省长公署,曾经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海军上将萨镇冰、文人郁达夫等都在此工作、生活过,直到1960年,都是福建省政治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