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2017-01-20 09:21:21)
标签:

老福州的记忆

鼓西路

鼓楼前公园

渡鸡口

西门兜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鼓楼台江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鼓西路为东西走向,东起鼓屏路鼓楼前,西至湖滨路西门兜,长约1公里,从东向西串连起肃威路、新民路、北大路、达明路、卧湖路、元帅路、通湖路等街巷。旧时鼓西路一带车水马龙,商贾云集。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福州鼓楼前公园是在福州鼓楼旧址上重建的景观公园,占地面积达4250平方米,位于福州鼓屏路与鼓西路交叉口西北角。福州鼓楼始建于唐代,是唐代的州城门。1063年,改建为双门,并在城门上建楼九间。从1069年开始,置铜壶滴漏以计时,以鼓角报更,因此得名鼓楼鼓楼一带历来是省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明代又称为全闽第一楼 鼓楼遗址发现于20014月。福州市考古队在位于鼓屏路口的工地,从地面至地下分7文化层进行挖掘,出土了汉代的硬陶片及红、灰两种颜色的板瓦片,两晋南北朝的板瓦碎片、盘口罐、平底碟、碗等陶瓷,明清时期的彩瓷、黑釉、青花碗、等器物,时期的建筑材料和陶瓷片,宋代、清代的几口水井、土井、砖井、陶井,宋代石构水沟,南北朝砖构水沟。最大的发现是鼓楼遗址,包括柱础石墙砖铺地砖、夯土地面、门框位置等。考古挖掘展示区总占地300平方米,分两处遗址:一处是唐末五代旧城墙基础,展示唐砖和古墙地基等;旁边小坑深5米,自上而下,充分展示了鼓楼近现代层、明清层、宋元层、唐五代层、唐五代地层、西晋南北朝地层、先秦两汉地层共7个时期的文化断层。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渡鸡口在鼓西路和北大路、达明路的十字路口,最早叫什么名字不得而知。传说古时八仙中的李铁拐,心地善良,尤其想为凡间做些好事。一日,这位李老兄心闲无事,在云端观看凡间风景,发现福州鼓楼前与西门之间有一处非常热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他想,在这么多人中,不知有无几个有怜悯之心的人,如有就渡他为仙。下到凡间,李铁拐拄着拐杖,一拐一拐地在鼓楼与西门间来回走动。他装做乞丐,蓬头散发,一身槛褛,小腿处还溃烂流脓,发出臭味令路人吐沫掩鼻。他挨家挨店乞讨,那些人家、老板不但不给施舍,还恶语以对,有的还引恶狗咬他。李铁拐直觉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是,当他乞讨到十字路口一家豆腐店时,奇迹却出现了。突然从店内跑出一只公鸡来。公鸡咯咯咯地叫着,见李铁拐脚小腿溃烂流脓,遂用它那尖尖的嘴去轻轻地啄,用力地吮,直到把烂死肉啄尽,流出的脓吮干,才又咯咯地叫开了。公鸡之举令李铁拐大为高兴,他在寻觅不到怜悯他的人的情况下,把这只公鸡渡上天了。这李铁拐渡鸡的地方,被后人叫做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老福州的记忆之西洪路、渡鸡口
    唐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修建夹城时修筑了西门迎仙门,而西门之外有一条重要的古驿道(如今的西洪路),历来是客商从洪山桥到城内的必经之路,也是古代读书人进城赶考的西出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