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2016-09-19 17:36:29)
标签:

福州古祠堂

永盛梁氏宗祠

贻燕堂

梁氏族谱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仓山长乐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永盛梁氏宗祠占地693平方米,由祠埕、门厅、戏台、天井、醮楼、祭厅组成。门前曾有一对旗杆分列左右,后来被拆毁,仅遗留几块残石。宗祠的外墙高大厚实,如屏如嶂,正面刷成粉色,两侧却用灰塑,飞檐翼然。正门上嵌着一块横额石匾,上书“永盛梁氏宗祠”六字,楷体鎏金,优雅挺秀。边上两个小门,分别写着“出悌”、“入孝”,这在每一个宗祠都大同小异。别出一格的是在大门的两侧墙上还塑有一对陶象,每只个头约三米,象身上镶嵌着百余个小瓷酒杯,它们脚踏八宝,背驼花瓶、马鞍,取辟邪扶正、吉祥平安之意。可惜这一对石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制的,原物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永盛梁氏的堂号是“贻燕堂”,与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有关。梁姓始祖梁汝嘉于宋隆兴元年(1163年)择燕山而居时,见这里山川秀美,遂以“梅涧”作为讲学场所,并请他的好友的朱熹为其题匾,朱熹见燕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遂亲笔题写“贻燕堂”三字相赠。

    元至治二年(1322年),十四世翰林学士梁恩观返乡祭祖、续修家谱时,将“贻燕堂”改建为梁氏宗祠,并在此基础上扩建戏台、回廊、天井等。自此,“贻燕堂”便成为永盛梁氏的堂号。之后,梁氏宗祠曾多次修葺,至民国八年(1919年),族人又募资重修。1987年,经旅台宗亲倡议,再次捐资修葺。1999年,永盛梁氏宗祠被列入“福州十邑名祠”。2005年被评为“福建名祠”。

据《梁氏族谱》记载,永盛梁氏一门自宋代科第颇隆,成为名门望族,《永泰县志》记载其为“梁氏贵族”。四世至七世裔孙47人中进士20人、举人11人,代表人物是五世梁汝霖,进士出身,宋谏议大夫,官至秘阁,宋建炎间任泉州知府。梁氏至元初衰落,后略有复兴,如十三世梁安,元大德元年(1297年)任中书行省知事;十四世梁恩观,元至治二年(1322年)任翰林学士承旨;梁楠为明弘治年间国子监五经博士。清初时梁氏仍不景气,直至清中叶才发展出两家名门,一是长乐江田梁厝的太常寺卿梁上国及其侄子、任广西、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的梁章钜家族;一是留在本乡的清咸丰进士,任吏部考功司主事,以抚台功晋二品衔,任满回福州,在鳌峰书院掌教的梁鸣谦家族。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福州古祠堂之永盛梁氏宗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