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2016-08-22 16:56:10)
标签:

福州老街巷

灵响路

灵响市场

《榕城考古略》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鼓楼台江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穿过游人如织的三坊七巷,在通湖路的西侧,有一座古朴的“灵响”牌楼,走进去就是灵响路。

走进灵响,就走进了老福州的市井生活。灵响市场是一座以农贸为主的综合性市场,规模虽不算大,但却是周边居民最主要的生活用品市场。灵响市场附近还有很多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这里真实地再现了二、三十年前的福州城区风貌。关于“灵响”的由来,据《榕城考古略》记述:灵应庙,在乌山之阴,惠安境西,有数巨石作庙,其中祀邹氏夫人。按旧志:五代时,有罗源石氏二女,长月华,次灵英,早失父母。贼犯界,被执,遂投河死。后见灵于乌山,乡人立庙于石硖,祀之。这是当地民间信仰的记载,以“灵应”为特点,众所敬重。民国之后,地名革故鼎新,便把“灵应”改为“灵响”。在东西走向的道山路和灵响路之间,有一条南北相连的小巷,名为直三营,北达灵响路,南接道山路。这条巷的西侧,有一条直向西通的弄巷,称为长三营;又有北的委巷中三营和南的委巷二营巷。这些地名始于清代,《榕城考古略》注释:“环乌山之阴折而南通于南门城边,其北折会于仓角头,中有大营、二营、三营巷及横街白水井等名。”所谓大营,就是清代驻军的营地,把守在乌山北麓。民国之后,营地已拆,作为密集的民居,仍沿用“营”为地名,今改名直三营;二营改称二营巷;三营改称长三营。这是从地理位置特征取名,易记好懂,衍成新名。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察院庄巷又名三十二巷,这里原是明代福宁道西察院旧址,故名察院庄。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为照顾旗人领粮,在此建一宅,结构特殊,门开三十二扇,巷因此得名。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福州老街巷之灵响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