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老街巷之祭酒岭

标签:
福州老街巷祭酒岭老福州的记忆西洪路国子监祭酒 |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鼓楼台江 |










祭酒岭是西洪路上的一座山岭,原名“高安山西岭”,为纪念五代闽国国子监祭酒湛温殉国于此而改名,乃古时进出福州的一条必经之路。那时,祭酒岭设有凉亭,赶路的行人常常要在这里歇脚,远行的人在此与送行的亲朋好友告别。相传后唐时闽王王延翰要谋害反对其选美进宫的兄弟建州王延禀派来谏阻的使者,派国子监祭酒湛温送毒酒到祭酒岭与使者,湛温不愿因杀了使者而使王氏兄弟内部残杀。于是,他放走了使者。归途中,自己饮下毒酒身亡。后人为纪念湛温,在此建墓立碑,并将此岭改名为祭酒岭。
国子监祭酒,官署名,国子监官职名。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汉武帝设置“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而西晋初立“国子学”旨在突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的功能。北齐称之为“国子寺”。隋、唐、宋、元、明、清称之为“国子监”。清末改革学制,1905年12月6日设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