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庄寨之万安堡

标签:
嵩口慢慢走万安堡十九路军抗战标语 |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闽清永泰 |
道南村有座“万安堡”,嵩口人称为“尾寨”,位于大樟溪畔,与山后村隔溪相望。寨堡修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九月,占地2200多平方米,为张氏祖先所建,后转卖给方家,距今已有158年的历史,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太平堡”,寄托了建堡者的意愿,希望世事太平。
万安堡为土木结构,宅高院深,土墙青瓦,空间布局、房屋结构合理有序,气势恢宏却不失细腻。外墙高约十米,墙基是用大樟溪的巨型鹅卵石砌成,高四五米,上方是精土夯实的黄土墙,高四五米,厚一丈有余,非常坚固,墙上布满了内宽外窄的哨(枪)眼,现已被居民改建成窗户。堡为两层,共有80余间房间,还有用作盐仓、粮仓用的地下室,据说整座寨堡到最后没有完工,本应有更多的房间。解放后由于寨子内人口增多,就有居民在堡内空余的地方搭盖,将整座堡拓建得不伦不类,失去了美感。
嵩口自古富庶繁华,因此土匪觊觎已久。上世纪二十年代,嵩口附近有黄其澜、陈培芳等土匪,危害乡里,黄其澜攻入嵩口后,将嵩口洗劫一空,还烧毁了40多座房屋,陈培芳更是在观音寺后的三节岭修筑了两座碉堡,对嵩口虎视耽耽。1932年十九路军从上海撤下,调往福建剿共,总指挥蒋光鼐兼任福建省长,当年9月,十九路军派一个团在永泰驻扎,协助地方剿匪,其中的一个营在营长罗彬华率领下进驻万安堡,据《永泰年鉴》记载:“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秋,十九路军派一个团来永泰清剿土匪,官兵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与匪作战,异常勇敢,消灭土匪20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