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2015-04-13 18:09:13)
标签:

老福州的记忆

洽浦镇海楼

闽侯县甘蔗街道

甘洪路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闽侯福清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洽浦镇海楼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洽浦村东北“蝙蝠山”上,山不是很高,更谈不上险峻,一座座的琉璃飞瓦、古意盎然的建筑,点缀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间,说不出的庄严、肃穆。我是去年8月去的,恰值盛夏,连日的酷晒,仿佛欲将整个城市置身于火炉中一般。我沿着山路,拾级而上,遮蔽于重重的绿荫之下,小小的山风不时地轻抚而来,那宜人的感觉,就好似突然从高温的炼炉房来到了空调间,妙不可言!穿过一个拐角处,沿途的山道上,耸立着平安亭、吉至门、瑶台三座建筑。据说,这三座建筑中,平安亭呈方形门、吉至门呈满月状,而瑶台之中则有一道拱门。三道门沿山势一字排开,形成了方门套满月、满月镶拱门,层层相扣的奇景,其组合之巧妙,不禁使人叹服建造者的匠心独运。
    不过十几分钟,我已然登临至蝙蝠山顶,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在一片树荫的遮盖下的镇海楼,这是一座小巧而又精致的仿古建筑,四角飞檐之上饰以琉璃瓦顶,大红的墙壁下,是两只憨态可掬的石狮镇海楼乃是乡人为纪念白仙师所建的庙宇,建立之年代可直溯至南宋嘉定年间。所祀之白仙师,姓白名玉蟾,字如晦,乃是道教全真派南宗五祖之一。其为南宋时人,祖籍闽清,因他生于琼州(今海南),故自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他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后笃志玄学,师事全真南宗四祖陈楠,苦志修行九年。陈楠逝后,白玉蟾遂游历天下,致力于传播丹道。相传,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67年),白真人带领弟子周游东南各地,行至福州时,见洽浦村钟灵蕴秀、有龙气升腾,大为欣喜。遂在蝙蝠山结庐,传道讲学三年,并广为当地百姓治病、灭瘟、除灾救难等,大众争先依附受教。后白真人得成道果,洽浦村先民为了铭记这位贤人,就在其结庐之所建庙以纪念之。后此庙又数度兴废,如今的洽浦镇海楼是在一九九四年由华侨与乡民重新修建的。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老福州的记忆之洽浦镇海楼(闽侯县甘蔗街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