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2014-07-14 11:20:03)
标签:

福州雪峰寺

义存法师

闽王王审知

佛学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闽侯福清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雪峰寺又名“崇圣寺”,全名“雪峰崇圣禅寺”,位于闽候大湖乡的凤凰山南麓,这里是闽侯、古田、闽清3县交界之处,旧称嘉祥东里,距福州77公里。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僧人义存禅师到当地象骨峰传法,当地人谢倣在凉映台北为他斩茅结庵,即今枯木庵,为建寺之始。唐乾符二年(875年),闽王王审知到象骨峰拜会义存,问道:“此山有何异?”义存答曰:“山顶暑月,犹有积雪,最宜于避暑消夏”。闽王大喜,改其名为雪峰,并赐名“应天雪峰禅院”。唐乾宁元年(894年)移寺陈洋村(今之寺址),由闽王王审知捐资,当地财主兰文卿舍田4.7公顷赞助而建,“厦屋渠渠,弥山遍野”,僧众多时达1500多人,称“南方丛林第一”。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改名为“应天广福禅院”。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赐名“雪峰崇圣禅寺”,遂沿用至今。南宋宁宗时史弥远制定禅院等级,有“五山十刹”之称,雪峰寺即“十刹”之首,可见其规模之大、名声之赫。到了元朝,雪峰寺逐渐衰败,到明代永乐年间才开始重建,之后五十年一小修,一百年一大修,如嘉靖三十年(1551年),寺僧道觉重修过天王殿,明天启七年(1627年),名士曹学佺领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清光绪年间又进行了大修,现在的殿宇大多是那时遗存下来的。到了抗战时期,天王殿为日军所毁,近年才由马来西亚华侨郑格如居士倾资修复。解放后,雪峰寺逐渐恢复了生机, 1982年雪峰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庙。

        雪峰寺之所以举国闻名,缘于其开山祖师义存。义存,俗姓曾,福建南安县杨梅乡人,12岁时剃发为僧,唐僖宗赐法号称“真觉”,从其学者,几遍全国,以后禅门五大宗中的“法眼宗”和“云门宗”,皆属其派下,影响颇广,并且当时雪峰寺有三个大雄宝殿、三个禅堂、七个斋堂,规模之大,乃南方罕见,各地慕名皈依者有三千八百余众。

        雪峰寺的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分置,按传统的寺庙形式建筑格局,即“伽兰七堂”式,内外山门、天王殿,正中为大雄宝殿,最后为法堂,东西两侧为配殿。整个建筑依山而建,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雪峰寺所处的雪峰山,群峰连绵,山势高峻,溪涧幽深,瀑布飞挂,林木葳蕤,气候宜人,是福州地区夏季良好的旅游避暑胜地。据宋淳熙梁克家《三山志》记载,雪峰山风光名胜景点颇多,现除雪峰寺外,还有悬于陡峭之上的尼姑庵、全国一绝的枯木庵、义存祖师塔、海会塔、金鳌桥等。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雪峰寺有内外两座山门。外山门位于福古公路旁,是一座黄色琉璃铺顶的牌楼式建筑,单檐歇山顶,八柱三开间,远远望去,栉比峻拔,巍峨大气,檐角平伸,如大鹏展翅,雪鹫欲飞,给人一种升腾飞跃之美,加上两旁绵延数米的红色围墙,古朴中带着庄严,平淡中带着韵味。大门的檐檩下用繁体字写着“南方丛林第一”,那是早在一千多年前,建寺伊始,雪峰寺就有的誉称,正中的楹柱上是一首藏头联,写的是“雪积四时具鹫岭猴”与“峰高万仞开云门法”,倒是对雪峰寺所处地理的精确描绘。山门两侧还有两座边门,门楣上分别写着“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平时山门紧闭,香客游人便从“佛日增辉”门进出雪峰寺。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进入外山门,放眼是一口约有340平方米的醮月池,池子石砌驳岸,圏围石栏,波平如镜、明亮如银,微风吹过,泛起粼粼水波,雨润青山,倒映水中,像佛法无边,包容万象。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醮月池畔就是雪峰寺的内山门了,崇楼连云,巍峨壮丽。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黄琉璃瓦,两旁有两只威严的石狮,石狮两侧各有一块赑屃驮石碑,分别是“雪峰真觉大禅师碑铭”与“雪峰崇圣禅寺碑文记”。山门的正面双龙拱卫着一面直匾,灰底金字镌着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额的“崇圣禅寺”,两侧分别是“指月”、“拈花”两门。有诗赞曰:“古刹重兴气象新,朴翁题额见清真。名列南方第一寺,香留四院千年春。”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山门与天王殿间有一片空埕,两侧植有四株大柳杉,其中两株据说是五代时义存祖师和闽王王审知分别所植。义存所植的摩摩苍穹,绿叶如盖,至今如是;闽王所植旁向横披,逮然于地,但都生机勃勃,为雪峰寺的“镇寺之宝”。另外两株为清光绪年间,雪峰寺住持达本禅师所植,共同构成雪峰寺的“柳杉奇观”。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天王殿,单檐硬山式,两侧君帽山墙,面阔31米,进深16米,面积496平方米。匾额“天王殿”、柱联“崇圣禅林传漉伽蓝鹿苑,瀛洲海客共尊梵刹雪峰”都是广霖大师的手笔。殿内供有四大天王、韦驮、弥勒佛像,法相庄严、慈心常住。
        望着眼前的天王殿,飞檐翘角、朱漆辉煌,又有谁知晓它的命运磋砣,几经毁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寺僧道觉重修过天王殿;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再次重修天王殿;民国三十年(1941年)狗日的炮火击毁天王殿一角;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台风摧毁天王殿;解放后于1979年马来西亚华侨郑格如居士倾资修复天王殿,能够拥有今天的规模与气派,不得不归功于前任雪峰寺方丈广霖大师(现旗山万佛寺方丈)。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大雄宝殿前的空埕上有一个直径约两尺的圆球大石毬与两株雪峰寺特有的地涌金莲。大石毬上刻着“三毬座”,据说,义存禅师曾设立铁木石三毬,凡前来参禅的弟子,禅师会辊出一毬以示机锋,为弟子应机点化,以前寺院中曾有“三毬堂”,名列“雪峰二十四景”之一,今三毬犹存其一,即眼前的这个大石毬。

        而涌地金莲则是雪峰寺的寺花,传自云南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原名“千叶宝莲”,是佛教寺院“五树六花”之一,花开金色,顶端锐尖,瓣间生蕊,朵朵重叠,开花时犹如从土壤里涌出地面的金色莲花,鲜艳美丽而富有光泽。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大雄宝殿位于寺院的正中,重建于1983年,重檐歇山顶,面阔29.5米,进深28.4米,通高20多米,面积838平方米,殿内供有三宝如来佛、三圣像、十八罗汉,尊尊神采各异,生动完美,可能是屡遭窃贼,殿内神像均有玻璃柜架保护。

        殿内还有四尊白玉佛,坐卧自若。相传,明末清初,当时的缅甸国王慕名前往雪峰寺朝拜,对该寺的规模赞赏有加,他回到缅甸后,派人送来五尊“释迦牟尼”玉佛,抬玉佛进该寺山门前时,由于不小心,一尊玉佛碎裂,剩下四尊(分别为一尊卧佛和三尊坐佛)被供奉在大雄宝殿。玉佛采用上等的缅甸玉雕刻而成,质地优良,雕工细腻,眼目之间,栩栩如生,堪称无价之宝,
        雪峰寺的主体建筑是按照传统寺庙“伽兰七式”的格局沿南北中轴线分置,位于该线上的殿宇除了外山门、内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外,还有法堂。要到法堂,就必须经过大雄宝殿两侧的游廊。大雄宝殿右侧的游廊上依次有报恩堂、伽蓝殿、斋堂、藏经阁、玉佛楼。大雄宝殿左侧的游廊上依次有涅磐堂、祖师殿、韦驮殿、禅堂、方丈楼。

福州古寺之雪峰寺(闽侯县大湖乡)

        雪峰寺的法堂面阔41米,进深21米,面积861平方米,前廊深邃,东连玉佛楼、雪峰佛学院,西通方丈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