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2014-03-03 18:56:02)
标签:

鼓山

后屿线面

登龙桥

旅游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晋安马尾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早先的城外有很多尾缀“屿”的地名, “屿”一般是指沼泽地或湿地,三面有水,一面连岸。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市内的“屿”基本都看不到水面,成为自然村落。后屿位于鼓山镇,是“竹横前后屿”之一,据宋代《三山志》记载,后屿在“归善里”,属东郊“十二乡三十七里”之一的“凤池东乡”。在福马路未建之前,从福州城至廨院登上鼓山,后屿是必经之处,经此过登龙桥,入浦东村,过山兜,朱熹称为“闽山第一”的鼓山便出现在眼前。作为登山旧道,现在依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登龙桥横跨龙浦河,南北走向,为石构拱梁结合桥。桥为两孔,桥台与墩由条石叠砌,拱桥部分主拱由条石叠筑,纵联砌置,圆弧形,拱跨6米,主拱南墩与驳岸之间又架一排石梁成一孔,桥面铺石板,全桥长11.2米,宽2.7米,拱圈上刻“登龙桥古迹”五字,原桥并无护栏,近来桥两侧加以水泥护栏,桥龙登龙庵墙上嵌有一方2米多高的古石碑,上镌“登龙桥”三字。

    据清乾隆年间《福州府志》的记载:“登龙桥在归善里。宋嘉祐年间建,后毁。明成化间重修,累石为之”可知,登龙桥始建于宋嘉祐间(1056-1063),是为木桥,明成化年间(1465-1487)改为石桥。民国间桥圯,改建为石拱平梁结合桥。桥北不远为登龙庙,始建年代不祥,现存庙宇是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重建的,全名为“登龙武圣殿”,庙主祀武圣关云长。庙面鼓山,龙浦河从庙前绕过,登龙桥北石板通庙前廊厅,廊厅为两进,建筑考究,可供人礼佛,也可供人歇息。廊厅石柱上有多幅对联,其中“万派同源环一水,双峰持法峙当门”、“山色蔚蓝迎佛座,水光荡漾印龙桥”把登龙庙、登龙桥远近风物与对神明的敬仰都融入其中了。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古村之后屿(晋安区鼓山镇)
    福州线面生产始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福州最好的线面产于鼓山后屿。手工制作线面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晾晒等多道工序,全过程长达9小时,线面最细直径可达0.6至0.7毫米。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又叫“长面”和“寿面”。福州话“长面”和“长命”谐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长命”,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吃一碗线面,祝福健康长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