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2014-01-24 16:46:03)
标签:

闽侯南屿

水西林

古厝

老街

旅游

分类: 老福州的记忆之闽侯福清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北屿水西林,天下无处寻”,这是明清年间,福州地区文人墨客对水西林的赞誉。南屿昔分南北两屿,水西林居北屿,坐落在锦溪北岸、岘山(今为太平山)南麓。岘山是翠旗山的余脉,传为旗山旗带飘落点之一,状若如意,千百年来太平吉祥,故里人呼为太平山。

     水西林之名始于明正德年间,林春泽与城门濂浦林炫同为正德甲戌科进士,同朝为官(林炫吏部尚书,春泽户部侍郎)。一天,正德帝上朝时问及“林卿家”,两人一同答应。为便于区别,正德帝按濂浦(在东)、北屿(在西)所居方位,将两人分别呼为“东林卿家”,“西林卿家”。北屿人以此为荣,便将村改为“西林”。又因源于旗山之锦溪由此流过,在村前经堤坝抵挡,水向西倒流,且这个村只居住林氏一姓,故里人称其为“水西林”。

    古街昔时起于大埕顶,终止九使庙,全长里许,昔时此两处均设木栅栏门,昼开夜闭。全街有狮岩公祠、水西林氏宗祠、旗峰林公祠、次峰林公支祠、人瑞堂、玉音楼、碧山堂、且闲堂、碧麓堂、岘北山居、人瑞坊等建筑,其中人瑞堂与玉音楼是我国现今仅存的明朝南方第宅两层建筑的实物。堂坐下楼居上、上下一体,气势宏伟,总面积320平方米,古朴大方,至今保存完好。

    说起古街,应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二月谈起,时林春泽任户部侍郎,因继母诰命夫人杨氏丧归,见屋宇不蔽风雨,借居“云中屋”,同年十月辟地开工,建新屋三座,前为门,匾曰“江门”(为春泽儿女亲家郑善夫所书),次为堂,匾曰“碧山堂”,又次为寝室,匾曰“彩衣堂”,并建门楼一座,匾曰“科第传芳”,嘉靖十四年(1535年)夏,林春泽由南京刑部出守贵州程番至家,见后楼亦将倾,又拆而建屋,并增高加宽风火墙,从嘉靖五年至十五年,十年期间,水西林斧凿声不断,筑墙声不绝,起扇唱彩声不息,建成了七座具有官家气派的民居,长200余米,占地4200平方米,一列排开,统一面向,一式结构,三进透后,大门衙门式的八字马头墙,中轴线由外及里依次为门楼、大厅、内院、闺阁、榭台、后花园等,并配以厢房、穿斗式木构架,周围风火墙,双披顶。府宅中以林春泽、林应亮居住的两座最为雄伟,门楼单檐歇山顶,灰瓦、黑漆大门,门前左右列置青色抱鼓石(林春泽府宅)和圆形抱鼓石(林应亮府宅)。这说明子之官衔比父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强。八字墙上绘有历史故事,诸如“郭子仪拜寿”,“三世宴琼林”和“敕建人瑞坊”等壁画。厅堂梁柱用料考究,构筑奇特,两扇木构架采用减柱杠梁式,梁桁下采用雕镂空枋,精雕细刻,十分精美,窗扇均饰花格图案,工艺精巧。整个建筑融营造、雕刻、绘画艺术于一体,美仑美奂。

现在还保留着林春泽的“头衙”、林应亮的“中衙”与林如楚的“尾衙”,飞檐翘角、雄伟气派,颇有特色。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林春泽故居大门朝东,门前是衙门式的红砖八字马头墙,廊上青色方形抱鼓石分列左右,门楼单檐歇山顶,灰瓦木门,门上挂着一块红色牌匾非常显眼,上写“六朝大老”,乃万历七年,兵部尚书赵彦所立,记的是林春泽因历经成化、弘治、嘉靖、隆庆、万历六朝,被誉为“六朝大老”的典故。匾额下贴着几幅红色的对联,看着很是喜庆,其中大门的楹联写着:“三世琼林第,六朝大老家”,横批是“碧喦生辉”,短短十几个字写尽了林春泽身历六朝,父子孙孙世进士,蒙皇恩赐琼林宴的历史。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林应亮故居称为“中衙”,在林春泽故居(头衙)旁老宅的北侧,建于嘉靖年间,是一座典型的明朝官家府第建筑,由于林应亮官职比其父林春泽更高,所以故居规模更为壮观与气派。大门仍是衙门式的红砖八字马头墙,廊上是一对青色圆形抱鼓石,与其父林春泽门前的方形抱鼓石不同,透出林应亮官职高于其父林春泽的信息。门楼单檐歇山顶,灰瓦木门,门上挂着一块写着“进士”两字的蓝色牌匾,乃明朝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年),礼部尚书张潮所立。林应亮故居门前马头墙上的壁画虽有浸渍剥落,上写“汾阳王”,看来画的定是“郭子仪拜寿”了。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林应亮“中衙”的对面,建有一座“人瑞坊”,又名“父子孙孙世进士坊”,是林氏后人于1992年依照原坊格局重建的。“人瑞坊”便是林春泽百岁之时,万历皇帝下旨赐建的,当时在大石埕尾的锦溪岸边有林家专用的官家码头,“人瑞坊”便建在附近,原是木质结构,两年后建成,当年这里湖光潋滟,绿树成荫,亭榭拱护相通,环廊栏杆连接,是许多文人墨客谈古论今、吟诗作赋的好去处。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尾衙是水西林主街最后的一落,是林春泽长孙林如楚的故居,也称为“砚北山居”。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福州老街巷之水西林古街(闽侯县南屿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