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最大的困惑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徐洁
作为一个新手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最大的因惑是什么?笔者与新分配的36位教师(其中90是小学教师,且大多教小学低年级,其余是中学教师)进行了交流。29位教师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自己最大的困惑是:学生管理。占到80.56.
听听老师们的倾诉吧:
教师一:在孩子面前究竟应以怎样的面孔出现?是电闪雷鸣般的严厉?还是柔情似水般的温柔?严厉,学生可能惧怕;温柔,学生便会登鼻子上脸,捣乱课堂。因惑。
教师二:学生为什么上课时纪律难以维持?鼓励、表扬,甚至哄,他们都不听,有时生气狠批他们,学生也不怕。进行交流谈话也没见到多大效果。虽然软硬兼施,但离我想达到的效果还差很远。
教师三:想和孩子做朋友,但又因“震不住”孩子而使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想严格要求孩子又使孩子对老师只有畏没有敬。
教师四、最大的困难是课堂纪律问题,有时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时间都在维持课堂秩序。音量提高了,给孩子的警示作用也不大。如果再进行一些互动活动,做个小游戏之类的,学生简直闹翻了天。跟孩子们强调许多次想回答或者有问题举手示意即可,许多孩子还是几乎从座位上跳起来。
教师五:班里学生多,有时候讨论问题嗡嗡半天还停止不下来,老师的声音盖不过他们的声音。
这是很典型的几种说法,其余的则大同小异。
老师们的困惑引起了我的深思。作为一名大学生,教中小学,知识绝不是问题。一个非常客观的原因是大班额,这为新教师的教学平添了难度。在维持纪律的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1、课堂教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纪律?
在某种意义上说,杜郎口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起码的肢体运动的自由。让活蹦乱跳的小孩子都变成小木偶一样的人,这本身就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当我们的教师把学生统统训练成把双手叠放在胸前,规规矩矩的样子时,教师或许以为获得了成功。但,这是一个怎样的成功。是以学生不喜欢课堂为代价的。
为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师们却不得不那样做。因此,维持教学纪律本身就与儿童的天性有着天然的矛盾。因此,老师们感到难就不足为怪了。
老师们不要妄想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有多么鸦雀无声,在一个比较适度的水平才是实际的。何况,若让孩子们一个整天都这样,是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
2、维持课堂纪律的招术是什么?
首先是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演员的角色。如果赵本山站在讲台上,情况会好得多。有的人一登上讲台就有职业兴奋感,就有演讲者的激情。教师本人就是课程资源,就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其次是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绝非一日之功。这也依靠教师正确的教育思想。
再次是情感因素。
如果孩子们爱老师,崇敬老师,那么课堂就会有很多转机。把教师的绝活给学生们表演一下,会得到学生的佩服。
多关心学生,以爱心对待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会感应的。
另外,还有许多属于细节的招术。比如:教师的肢体语言,目光的运用,声调的变换,多媒体的使用,教具的使用等。
还有,想办法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培养一批优秀生成为老师的帮手;适当的教育惩罚;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正像老师们说到的,教师对于学生,严与慈之间的确有一个度,让学生既与教师亲近,又有敬畏感。怎么来把握这个度,要靠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而且,针对不同的学生这个度也是不一样的。
新教师与学生之间其实是有一个磨合期的,度过这个时期,情况也会好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