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2023-08-31 20:17:12)
本月我们一起共读的书目是《五百年来王阳明》。我们都知道妈妈要怀胎十月,才能孕育一个宝宝。可据说王阳明却是被他母亲怀了14个月才出生的,可能大家都觉得这很荒谬。在幼年时,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讲话,后来经过高僧点拨改名后却能出口成章。原来平时他虽不能言语,但是已经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熟读兵法典籍,可见其聪慧的头脑。
每个人在年幼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或理想。有的长大后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医生……纵观历史,古人的志向大部份都是要当帝王将相,唯独王阳明想要当圣贤。他不甘于平庸,尽管寒窗苦读屡不中第,仕途多舛,但他并未放弃,反而越挫越勇,最后还完善了心学体系。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入世做事是最好的修炼。我们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调整心态,才能立足沉稳,从而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以我来说,我小时候的梦想便是想成为一名教师,如今梦已成真,我觉得这就叫做知行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听道理,不去实践,是永远不能过好这一生,不要想太多,没有头绪不要紧,先行动起来,事情会一点点露出眉目。做就有成功的机会,不做,就只能等待失败。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当时真的应该那么做,却没有做。
王阳明之所以能被誉为“圣贤”,因为他教会我们:“存天理,去私欲”,时时刻刻保持“省察克制”;要在“事上磨练”,在工作和生活中磨练,把事项当作历练,不断成长。这门学问并非“理论派”,实为“实践派”,学会用“知行合一”来修炼本心,使自己拥有强大的动力,不断提升、不断改进,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普通之人可能并未有如此波澜壮阔的人生,但是从王阳明的一生来看,他的坚韧执着,他的理想信念,令人钦佩。即使前方黑暗无光,他心依旧光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