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怎样读懂学生》有感

(2023-02-27 07:46:56)
学生的思维总是在不断变化,每个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教师是舵手,当前方危机四伏、惊涛骇浪,船只迷失方向时,便会扭转局面,引导他们驶向正途。
读懂学生,读懂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必修课。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这其中有太多复杂的因素,比如年幼的孩子比年长的孩子穿衣服慢。孩子的节奏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小孩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如果我们要帮助这个孩子,就必须放弃自己的步调和自己的目的。在慢的过程中他们是在模仿,学习和感知这个世界。越是低龄段的孩子就越是会每天重复的做一些事情,玩一些游戏。我们要接受孩子重复做某一件事,重复练习是发展天赋的重要条件。当他停下来时,如果眼神带光,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探索了很多的技能和知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打扰。千万不要试图控制孩子,或是用强权来制止孩子做某件事情。年龄越大,孩子的想法也就越多;你若是一味地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孩子便越来越叛逆。解决叛逆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为什么要叛逆,倾听、尊重他,给他选择权,跟他一块儿制定“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的规矩。好比是班级的学生,我们就可以制定班级公约,一起遵守约定。
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善于表扬和肯定他,教他养成更多正确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弱化消极因素,强化积极因素。我们常常会说:“这孩子,软硬不吃,真是拿他没办法。”事实上,温柔但又有边界永远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原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教师和家长永远要指点孩子,而是我们要想办法去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为人师者比知道怎样去指点孩子更重要。
教师要读懂孩子传递的信息,要善于接收信息并抓住机会进行教育机智。苏联教育家说过:“孩子来到学校不只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和同伴会面,和他们一起玩儿,彼此交换新闻乃至新玩具。学生永远不会丢掉那些使他兴奋的、使他忧伤的、使他快乐的,以及他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有纷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前进的契机,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要善于把孩子的每一次犯错变成学习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