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蒙古人与人类三大人种

标签:
文化 |
分类: 蒙古历史 |
http://s15/mw690/7eb4723exa3870474a46e&690
人种的划分主要按照体质的外表性状,诸如皮肤颜色、毛发形状和颜色、眼睛形态和颜色、鼻形、嘴唇形态、头脸形态、面部特征、体状身长等。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抗原等生理、生化性质,作为人种分类的特征。人种分类的这些体质性状和生理性质具有强烈的遗传性,只要互不传种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代代相传。
蒙古人种的主要特征是:皮肤颜色淡黄或棕黄(南亚、东南亚地区浅黒色或褐色),黑发直而硬,胡须少或极少、体部第三期毛不发达,脸扁平宽大,颧骨颌明显突出,颚宽,没有低眶类型;鼻宽度中等,鼻根低矮或中等,分布在亚洲地区的蒙古人种鼻子突出度微弱,分布在美洲的印第安人鼻子则强烈突出、凸唇、唇厚度中等,有内眦眼褶,具有蒙古眼褶(眼眦皮),西伯利亚和美洲支的身材略高些,粗壮些,而太平洋支的蒙古人种的身材略矮些,细长些。蒙古人种分布在包括辽阔的蒙古高原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域或北美洲、拉丁美洲三大洲。蒙古人种分为马来--波利尼西亚系列,汉藏语系列和蒙古系列。
欧罗巴人种的主要特征是:皮肤颜色一般浅淡,从浅色、浅褐色到褐色,头发柔软,呈波状或直形。发色金黄或黑褐色,瞳孔多碧蓝色和褐色或浅灰色,眼内眦不发达,鼻狭而高,显著突出,鼻孔的纵轴几乎向前方直列;颧骨颌部突出程度不显著,口宽度小,薄唇,体毛及胡须发达。欧罗巴人是从非洲辐射形成的人种。欧罗巴人主要分布在欧洲,16世纪初开始扩展到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等地。欧罗巴人种可分为印度、巴基斯坦和阿拉伯系列,称南支;高加索地区和斯拉夫系列,称中间支;日尔曼系列,称为北支。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主要特征是:皮肤颜色黝黑、黑色或深黑色的毛发和眼睛,眼睛裂开度较大,卷曲形发或波状发,脸部和体部第三期毛极少,宽扁鼻、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长轴位置横向,嘴裂宽阔度大,唇厚而凸,上唇前突,脸部一般呈突颌状,上颌向前明显突出,身材矮而身体长。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主要分部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如非洲的东部、南部、中部、澳洲、大洋洲、印度南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地。澳大利亚土著人不仅与非洲黒人有相似的特征,而且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居民相似,与维达种族类型、南印度种族类型等都有远古亲缘联系。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分为尼格罗系列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系列两大系列。
从地理学上讲,将蒙古人种分成亚洲支和美洲支两大分支。亚洲支内细分为太平洋支和西伯利亚支。西伯利亚支内包括贝加尔湖、中央亚细亚和北极类型,在太平洋支内包括南亚和远东类型。美洲支也分成为北美、中美和巴塔哥尼亚类型。从地域上说,伊朗、阿富汗以北、黑海、乌拉尔山以东、叶尼塞河、勒拿河以北的北极和勘察加半岛以东的整个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及太平洋一些岛屿都属于蒙古人种。
亚洲是蒙古人种集聚的地方,也是三大人种俱全的地带。亚洲人占全人类63%左右,其中蒙古人种占40%,他们处在民族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属于许多不同的语系和语族,分布在许多国家里。属于蒙古人种的几乎包括所有的东亚和南亚以及印度和西亚的一部分居民。这里的居民是属于蒙古人种的太平洋支。
从蒙古人种的分布情况看,一般地说,讲同一语系的各民族基本上居住在同一个大陆范围之内,只有蒙古语族的匈牙利、芬兰的情况例外,匈牙利人原胡奴蒙古人,公元2世纪时迁移到欧洲,芬兰人原属蒙古鲜卑人,公元2-5世纪迁移到欧洲北部。
蒙古人种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南美洲)三大洲。蒙古种族中虽然有占众多的游牧民族和种族,但他们的迁徙移动主要还是自己的传统地带。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黑海以北高加索地区,乌拉尔地区出现的中间类型和混血种人,介于欧罗巴人和蒙古人之间,是因为欧洲人的入侵扩张造成的。人类人种的各种类型的形成和过渡类型的形成,是与人类起源、发展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也有一些是强迫性的。
从语言类型上看,蒙古人种以汉藏系列、马来--波利尼西亚系列和蒙古系列三大类型组成。汉藏系列包括汉语族、藏缅语族、泰语族、苗瑶语族、越南语族等语族语系组成。马来--波利尼西亚系列包括印度尼西亚语族、波利尼西亚语族、美拉尼西亚语族、菲律宾和台湾高山族南岛语系等语族语系组成。蒙古系列包括蒙古人、蒙古语族人、蒙古利亚人等组成。
从在广义上讲,人类学家所说的“蒙古人”是指蒙古系列--全体蒙古种族。这个蒙古人--蒙古系列是以蒙古人、蒙古语族人、蒙古利亚人组成。据考查,蒙古人是喀拉喀蒙古、布里雅特蒙古、卫拉特、卡尔梅克、图瓦、雅库特、内蒙古、伊和蒙古、德额都蒙古、西剌蒙古(裕固)、云南蒙古、四川蒙古、北京蒙古、上海蒙古、台湾蒙古等数十种蒙古人--蒙古民族;蒙古语族人是鄂温克、鄂伦春、满族、维吾尔、哈萨克、土耳其、匈牙利、日本列岛和太平洋诸岛上散居着的海上蒙古--日本人等100多个民族、部族;蒙古利亚人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诸国里散居着的印第安人。蒙古人、蒙古语族人、蒙古利亚人,乃是一个血统的亲缘种族。
蒙古种族一个主要的特征是在婴儿臀部上有块“蒙古斑”(蒙古斑是6-12月的婴儿臀部上的蓝色印痣,也就是1岁婴儿的臀部上的蓝色斑记。这种蒙古斑,纯血统的蒙古孩子均有),这是蒙古人的先天性的青记,是上帝奉献给蒙古人的蓝色蒙古痣,是蒙古血统的蓝色印痣。这种“蒙古斑”,蒙古人、蒙古语族人、蒙古利亚人独有,它是属于血缘的印记,是属于氏族血统的标志。另一个特征就是约1万年前形成的蒙古语言体系是各蒙古氏族部落的通用语言,成为联系整个蒙古种族无形的“纽带”、共同的灵魂,也是蒙古种族人组成和形成的“历史化石”。
这些蒙古种族人,多少万年前的远古时代,起源于蒙古高原--蒙古大地,在此兴起、谋生、发展。随自然界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这些蒙古种族人漂洋过海,迁徙到世界各地,开辟新世界,创造新文化。
北美洲、南美洲、美拉尼西亚等地的印第安人是从冰河末期,距今1万年至3万年前从西伯利亚经过白令陆块(或白令海峡)迁移到这里来的。他们逐渐由北向南游动,开拓了美洲大地,开辟了蒙古利亚文化。继印第安人之后,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移居美洲也是通过这条道路。在1万年前时,长江流域的南蛮--南蒙古人,经过南太平洋岛屿,漂游到美洲大地,现今的智利、秘鲁等国的印第安人,便是通过南太平洋迁徙到美洲大陆,人类学家所称的第二波潮、第三波潮迁徙指的就是这批印第安--南蒙古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印第安人已顺利走上发展道路,这表现在文化和语言,以及社会发展方面。有些印第安人群体,如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契布恰人、印卡人已经建立了王权国家,具有了自己高度发达的文化。15世纪末,欧洲殖民主义者强盗盛行,以残暴手段屠杀、镇压印第安人,毁灭了印第安民族和他灿烂的文化,并迫使他们分裂成许多部落,分居在欧洲人建立的众多国家。有一点幸运的是,在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区的许多印第安人各族,以及亚马逊热带丛林和美洲北端的一些部落,基本上还保留着自己的民族地区和独特文化。目前,在美洲的蒙古人种约有300万。
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对自己民族的起源,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异常感兴趣,崇敬它,珍惜它,民族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有些蒙古学研究者认为,蒙古民族于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列国时形成。可这种观点不符合蒙古民族史,已被完全否定。蒙古民族8000年前已形成,公元前5000年时已经形成奴隶制社会。公元前2033年时,猃狁(夏Khiyan)蒙古人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公元前1562年时,北狄(狄Bid
公元前2、3世纪时,胡奴蒙古人在蒙古高原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个时期是蒙古人的鼎盛时代--封建王朝的全盛时期(蒙古族是蒙古人种里最早形成的民族,蒙古氏族制社会,是以蒙古人为族群的社会,青铜器时代早期,上限为公元前5000年,下限为公元前3世纪时,蒙古已经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以完整的蒙古民族形式行走在人类的前列)。学术界认为,蒙古民族是蒙古人种的中流砥柱,它是亚细亚蒙古高原上的土著民族,蒙古种族的大部分或者说基本上是从蒙古人分支而形成。蒙古族的起源形成,关系到整个蒙古人,关系到全体蒙古种族。
人种学、民族学的研究是与考古学、人类学、文化学、史学研究相结合,远看得到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前的年度表上去探索研究。除上述外如:汉藏系列汉民族于公元前1066年时,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周王朝,汉民族开始形成。目前学术界认为汉民族属于汉藏语系列,族源于元谋人的澜沧江一带南亚蒙古人种。
总之,蒙古人种起源于亚洲蒙古高原,派生出数百种分支,形成语系、语族。美洲支印第安人,于1至3万年前,从蒙古高原中亚细亚迁移到美洲大陆,是蒙古人的派生、分支,属于蒙古利亚人。亚洲支分为太平洋支和西伯利亚支,太平洋支的南亚、南洋人,各类繁多,民族语族语系繁杂,主要源于爪哇人、元谋人等南部蒙古人种。还有几内亚等,蒙古高原迁徙去的蒙古人类型。中亚、东亚的各民族、语族人,主要源于蒙古高原、黄河流域的蒙古人。
参考资料:
满昌主编《蒙古族通史》,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瑞典】多桑著,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6月第一版。
【法】格鲁塞著,黎荔、冯京瑶、李丹丹译《草原帝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