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天马山护珠塔

标签:
杂谈 |
松江天马山护珠塔



护珠塔又称“宝光塔”、“宝光护珠塔”,建于宋代。


天马山园的入口处。

沿山路拾级而上,很快,护珠塔就在眼前。




又据记载,宋高宗尝以西域所献五色佛舍利赐给两浙秀州路招抚使周文达,而周氏又将舍利珠供奉于此塔,塔中时有光芒闪耀,故称“宝光护珠塔”。

护珠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18.82米,各层四面设壶门,方向依次转换。

护珠塔明代两次重修。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遭火灾,塔上木结构被焚毁,只剩砖砌塔身。

后因乡民拆砖觅古钱,将底层西北面墙体拆毁,导致塔身严重倾斜,塔向东南倾斜6°52′52″,终成“斜塔”。

1984年,上海市文管会组织成立“天马山宋护珠塔研究修缮组”,确定了“按现状加固,保持斜而不倒”的修缮方案。

施工修缮采取传统建筑工艺,先用竹木架支撑,扶住塔体;再在每层腰檐筑铁箍;然后用8根钢筋,从塔顶贯穿而下,到达塔基后,似“蟹爪”向四面八方横向伸出,直接连结地下岩石,以拉撑塔身,保持斜而不倒的奇姿。

经测定,经过修缮后的护珠塔,可抗6级以下地震和10级以下风力。全部工程于1987年竣工。











本篇照片拍摄于2019年9月24日,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