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42)马立斯花园

标签:
杂谈 |


这里庭院深深,几座老洋房更具异域风情。

这里曾经是这座城市最神秘的场所之一,四周高墙电网,门卫戒备森严。

1956年这里被命名为瑞金宾馆,成为接待国宾的内部高级宾馆。

这里就是当年奢华的马立斯花园。这座由上海的淘金者、冒险家英国人马立斯创建的英式花园别墅占地7.7万平方米,由三个独立相连的花园和四幢欧式别墅组成。

院内遍布亭台、喷水池、葡萄架、长廊。

遍植名贵花卉、古树。

参天巨樟如盖。


亨利·马立斯一生中最为成功的一件事情是娶了上海滩鼎鼎大名的《字林西报》老板的女儿为妻,他的人生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道。





小马立斯1883年4月出生于上海,幼年就读于西童公学。13岁那年起,在父亲亨利·马立斯的授意下,离开上海,在全世界作着漫游,亨利·马立斯在为他身后的马立斯帝国作着提前准备。

1906年,23岁的戈登·马立斯(小马立斯)周游世界后回到上海,他从因打拼而耗尽心血的亨利·马立斯手中接过了“马家”接力棒,成为马立斯帝国的合法继承人。

马立斯花园1号楼的建筑造型为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府邸建筑,在型制上借鉴的是路易十四初期至路易十六早期的宫廷建筑。

1号楼建筑格局宏伟,平缓的四坡顶屋面,覆盖着红色洋瓦,檐口部有齿形装饰。

红砖清水墙面,转角处的簇柱则以白石作贴面,部分山墙及二层部分墙面露出深色的木构架。

建筑外观色彩和谐而又不失鲜艳。






从1号楼东侧的小花园向北可见2号楼。




从空中俯瞰,左侧深红屋顶的是1号楼,右侧浅色屋顶的是2号楼。1、2号楼之间的连廊,据说是9号楼。(照片下载自网上)













3号楼整体设计极其雍容典雅







东入口设可通轿车的拱卷门廊。
据王唯铭文章介绍,4号楼并非由戈登·马立斯在1924年建造,它产生的时间要稍晚一点。1930年,日本三井银行在戈登·马立斯手中买下地皮,随后,建造了这幢连拱门都不用一根钢筋、而以高超的力学原理砖砌的建筑。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入租界,租界内许多英美人士都纷纷被关入集中营,马立斯家族亦厄运难逃,最终被赶出了自家的花园,遣返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