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2018-09-15 14:42:59)
标签:

杂谈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蓝天白云下的龙美术馆西岸馆。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龙美术馆(西岸馆)东临黄浦江、北靠瑞宁路,西依龙腾大道。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龙美术馆于2014328开馆。这是由中国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第二个私立美术馆。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龙美术馆是徐汇区政府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龙美术馆就建在原北票码头的核心区域。一条当年用于煤炭装卸的构筑物 煤漏斗”——裸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赫然挺立在美术馆建筑的中央。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煤漏斗南北长约103,宽10,高约8,处于美术馆新建的建筑中央,体现了工业文明遗迹的场所特征。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建于1929年的北票码头,曾经是上海港装卸煤炭的专用码头,担负着上海电力、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部分煤炭供应的装卸和中转任务。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保留这些卸煤的漏斗不仅保留了黄浦江滨的工业遗迹,也给后人留下属于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让后人感知体验近代工业在上海辉煌和韵味。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粗粝的煤漏斗和新建清水混凝土表面,给人一种工业建筑的美感。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新建筑以独特的现浇混凝土“伞拱结构为建构特征。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伞拱”在形态上不仅对人的身体产生庇护感,亦与保留的江边码头的煤漏斗产生视觉呼应。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柳亦春是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建筑设计师。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他利用工业遗产,创造了一个丰富而独特的艺术空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展馆刚刚开放时,整个美术馆呈开放式结构,参观者可以从入口进入到美术馆内部观摩作品,可以透过展馆的巨大玻璃窗眺望黄浦江滨,也可漫步进入屋顶开放平台,沿着江边栈道与黄浦江亲密接触。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可惜,后来又去了一次龙美术馆(西岸),建筑的屋顶平台不开放了。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徜徉在高大宽敞的美术馆展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工厂厂房中。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徐汇滨江(4)龙美术馆(原北漂码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