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的百年老桥——“外白渡桥”

标签:
杂谈 |



过去,苏州河一直靠摆渡过河,在黄浦江河口地区有好几个渡口,其中最靠河口的叫“外摆渡”。1856年,英国人韦尔斯在外摆渡的位置造了一座木桥,就叫“外摆渡桥”。这座桥对外国人免费,对中国人则要收费,结果引起上海人民的反对。这座木桥是苏州河上第一座桥。

1873年8月,工部局在上游方向离“外摆渡桥”几十米的地方也造了一座宽12米的木桥,取名“公园桥”,以同旁边的外滩公园呼应。公园桥于该年9月正式供市民免费通行。所以市民又把它叫作“外白渡桥”(白为不付报酬之意)。就在这一年,原来那座“外摆渡桥”卖给了工部局后,被拆了。

1906年,为适应有轨电车的通行,工部局将“外白渡桥”拆掉建铁桥,并于1907年12月建成通车。它就是现存的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与后来建成的百老汇大厦成为上海的城市象征。


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外白渡桥是上海工业化、现代化的象征。












为了配合外滩综合交通改造及地下通道施工,在外白渡桥100岁时,上海市政府决定对外白渡桥进行移桥大修。

2008年4月6日上午,外白渡桥移桥工作正式开始。12时10分许,外白渡桥南段桥面被顶起,在原地转向,由拖船将外白渡桥拖往上海船厂维修。

百岁老桥被移走的壮观景象(以上四张照片均下载自网上)。
人们都知道,一年后桥身会以原貌又回到外滩原地,但还是有许许多多上海人前来为其送行。他们高举起相机留下这难忘而富有纪念意义的一刻。




外白渡桥大修后的市民开放日,外白渡桥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整个桥面只向行人开放,许多市民手拎相机,结伴登桥,叙说着往昔,或是交流老桥的故事。此时的外白渡桥,就像是一个大家长,把牵挂它的儿女们从四面八方集结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