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26号 保险大楼与外滩风景

标签:
杂谈 |

外滩不是一天建成的。外滩26号(上图左起第二幢建筑)在外滩临江建筑群中毫不起眼。外滩26号的故事不多,却与一个改变外滩命运的美国人相连,他就是金能亨。
工部局会议记录中珍藏着一封金能亨于1869年底写自日本横滨的信,当时他不知何故刚卸任总董,在信中强烈反对继任者将滨江大道用于建造码头仓库的计划。
金能亨在信中这样写道:“外滩是上海唯一的风景点,是城中居民黄昏漫步时唯一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也是租界中唯一有开阔景色的地方……航运业并非商业的主要元素,而只是其低等的附属行业之一,类似驮马和载重马车。而交易所、银行、清算所才是商业的中枢,它们所在地总是商业最繁荣的地方。”
这位富有远见的美国人认为航运业的噪声灰尘将吓跑金融机构,千万不能把上海变成另一个乌烟瘴气的利物浦。卸任的金能亨余威仍在,这封四页长信多少改变了滨江大道沦为码头的命运。
1891年旗昌洋行倒闭扬子保险独立营业,鼎盛时期开有30多家分号。26号大楼高达7层,英文《远东时报》在其竣工前就预告“又一个美丽的建筑即将在外滩崛起。
2010年世博会前夕,上海拆除设计寿命100年、服役仅11年的外滩延安路高架下匝道,拆除了苏州河上吴淞路闸桥,将过境交通引入地下,把中山东一路的十车道缩窄为四车道。这一次是把更多的滨水长廊从小汽车的轮下抢回,还给行人。

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呈新古典主义风格,看似中规中矩,细节却富有变化。底层为平梁式入口,二层变化为半圆形券窗,壁柱通贯三到五层,六层是双柱柱廊,屋顶花园视野绝佳。

壁柱通贯三到五层。



六层是双柱柱廊。


二层半圆形券窗上的山花。

底层为平梁式入口,二层为半圆形券窗。







博文采用了乔争月《外滩建筑系列》内容。博文标题也采用了乔争月原文标题。谢谢乔争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