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9号 红与灰

标签:
杂谈 |


外滩9号建于1901年,业主是的是中国首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晚清洋务派于1873年创办的招商局凭借运送朝廷漕粮的优势,加上华商支持和低廉的运营成本,顶住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压价竞争。1876年招商局收购了竞争对手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申报》发表评论“从此中国涉江浮海之火船,半皆招商局旗帜”。9号小楼,便建在旗昌洋行北楼前花园里。

1937年后多家公司入驻过外滩9号,解放后又几易其主。到1998年小楼回归招商局时,曾经小巧玲珑的外滩9号已被拆除了大山花,敞廊为玻璃钢窗封死,红砖墙也由水泥砂浆抹平,看上去俨然一座简陋的厂房。负责修缮工程的同济大学常青教授认为当时的小楼堪称外滩最难看的建筑,“甚至没有挂上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铜牌。”


红色还是灰色?2001年外滩9号大修启动时,专家们曾就如何修复外墙展开激烈的讨论。红色派主张“修旧如初”,恢复小楼原始的清水红砖墙。灰色派则建议“修旧如旧”,维持已覆盖水泥砂浆的墙面,与外滩灰色建筑群保持一致。两派专家各抒己见。
关于红与灰的激辩最终由担任设计顾问的西洋建筑权威罗小未先生一锤定音。她认为万国建筑应各有风采,不能千篇一律,恢复红砖外立面为好。效果图也显示红色小楼并未破坏外滩整体风貌,专家们终于统一思想。
根据这个方案,常青教授的团队凿除了覆盖红砖表面的水泥砂浆,又应用德国雷马士的砖石技术修复,终于让百年前动人的红砖墙洗净铅华。由于缺乏原始图纸,三角形大山花是根据放大到极致的历史照片修复的,参考了大量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以椭圆涡卷为母题的山花式样。同时,在外滩独树一帜的柱廊空间也修旧如初。2004年底9号大修竣工。现在,小楼一二层为服装品牌“夏姿·陈”旗舰店,楼上则是招商局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