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滩9号 红与灰

(2017-02-24 10:17:54)
标签:

杂谈

外滩9号 红与灰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外滩9号,原轮船招商局,现餐饮。建造于1901年,建筑风格:维多利亚外廊式,建筑师:马礼逊洋行。地址:中山东一路9号。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外滩9号建于1901年,业主是的是中国首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晚清洋务派于1873年创办的招商局凭借运送朝廷漕粮的优势,加上华商支持和低廉的运营成本,顶住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压价竞争。1876年招商局收购了竞争对手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申报》发表评论从此中国涉江浮海之火船,半皆招商局旗帜9号小楼,便建在旗昌洋行北楼前花园里。

  授意建造小楼的是洋务派大臣盛宣怀。他的机敏才智从上海图书馆盛档中的一段奏对可见一斑。1899106,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召见盛宣怀时,慈禧表示出对办洋务的翻译多汉奸的忧虑。盛宣怀从容应答,说自己格外谨慎,一个翻译不放心,总是用两个,便不致蒙蔽。慈禧赞道这个法子甚好。盛宣怀自1885年掌握领导权,到1902年被袁世凯排挤出局,控制招商局长达十八年之久。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9号小楼是外滩唯一现存的维多利亚风格外廊式建筑,由玛礼逊洋行设计。这种建筑风格在湿热的南亚曾十分流行。在寸土寸金的外滩,只有三层的小楼显得颇为奢侈。选择这种风格可能因为招商局是官办机构,若是私人公司通常要建造大楼,充分利用昂贵的土地。

1937年后多家公司入驻过外滩9号,解放后又几易其主。到1998年小楼回归招商局时,曾经小巧玲珑的外滩9号已被拆除了大山花,敞廊为玻璃钢窗封死,红砖墙也由水泥砂浆抹平,看上去俨然一座简陋的厂房。负责修缮工程的同济大学常青教授认为当时的小楼堪称外滩最难看的建筑,甚至没有挂上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铜牌。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小楼初建时是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墙。二三楼有美丽的敞廊,点缀着塔斯干和科林斯柱式。顶部骑有雕刻精美的大山花。最奇异之处是其结构仅由8根不粗的实心钢柱支撑,虽不符合现代建筑规范,却支撑了9号小楼整整100年。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红色还是灰色?2001年外滩9号大修启动时,专家们曾就如何修复外墙展开激烈的讨论。红色派主张修旧如初,恢复小楼原始的清水红砖墙。灰色派则建议修旧如旧,维持已覆盖水泥砂浆的墙面,与外滩灰色建筑群保持一致。两派专家各抒己见。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关于红与灰的激辩最终由担任设计顾问的西洋建筑权威罗小未先生一锤定音。她认为万国建筑应各有风采,不能千篇一律,恢复红砖外立面为好。效果图也显示红色小楼并未破坏外滩整体风貌,专家们终于统一思想。

根据这个方案,常青教授的团队凿除了覆盖红砖表面的水泥砂浆,又应用德国雷马士的砖石技术修复,终于让百年前动人的红砖墙洗净铅华。由于缺乏原始图纸,三角形大山花是根据放大到极致的历史照片修复的,参考了大量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以椭圆涡卷为母题的山花式样。同时,在外滩独树一帜的柱廊空间也修旧如初。2004年底9号大修竣工。现在,小楼一二层为服装品牌夏姿·旗舰店,楼上则是招商局办公室。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外滩9号 <wbr>红与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