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2016-04-14 07:11:37)
标签:

杂谈

邬达克建筑(33) 吴同文住宅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坐落于铜仁路和北京西路拐角的(铜仁路333号)这座洋房,建造于1938年,是颜料大王吴文同的私宅,由于外墙贴绿色面砖而被老上海人称之为绿房子。绿房子是邬达克设计的,也是邬达克在中国的收山之作 是他留给上海的最后一件经典作品。

绿房子体现了邬达克的最美。他拍着胸脯对吴同文说:即使再过50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过100年,我相信她仍不会过时。”   

这是一幢不同凡响的建筑,它可以令司徒雷登为一睹其真容而特地从北京前来造访;它令某国外交官想用一艘万吨邮轮外加50万美元现金交换而不得。吴同文的外孙后来娶了上海作家程乃珊,后者以这幢房子为原型,写出了小说《蓝屋》,风行海内外。

    这幢建筑曾被当时《中国月刊》誉为整个远东地区最大最豪华的住宅之一。该建筑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住宅的主立面朝南,面对草坪,主立面东侧转角设计为圆形。是一幢假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派花园住宅。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立面造型简洁,水平的阳台,圆弧形的大片玻璃和流线形的室外大楼梯,优美的弧线与直线组合成的样式,宛若昂扬的轮船,充满动感,属于艺术装饰风格建筑中追求流线型所体现的速度感和效率感的类型,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住宅内部功能齐全,底层和顶层还分别设有宴会厅、舞厅、弹子房、酒吧间及棋室、花鸟房等。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南向各层房间都有宽敞的露台,通过室外弧形大楼梯,跟庭院联系紧密。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花园100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一座相当宽大的室外旋转楼梯,由底层优雅地盘旋而上,直到二楼平台。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二楼、三楼乃至四楼的室外大露台,层层跌落的设计,让立面不再呆板,也使得整个建筑更好地融入了庭园的美景之中。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露台没有柱子,层层退台,现代别墅设计中通常采用的做法,绿房子70多年前就做了完美示范。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俯瞰层层退缩的露台和盘旋而上的扶梯。(上图下载于网上)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在一楼通向二楼转弯处的墙面,有两扇铜框磨砂玻璃采光窗。铜条拼成的抽象图案恰是一幅装饰画。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当二楼的卫生间灯光打开后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那是邬达克的密码,邬达克的图腾。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四层的“绿房子”配有电梯,是上海私人住宅中第一家装电梯的。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现在电梯已修复,它以75岁的高龄取得了“安全使用合格证”,成为全国最老的可用电梯。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现在屋子的主人是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这是绿房子原餐厅,通过对仅有的老照片进行研究分析,复原了白色的平顶、木板墙面、拼花地板,只是将餐桌改成了现在的会议桌。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房子的东南角设计成圆形,四层还建有一个直径5.4米、层高4的整园阳光屋。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圆被认为可以化解凶险,但吴同文最终没能逃脱厄运。1966823吴家被抄,9月吴同文自杀,与姨太太手拉手,被发现的时候,两人的手已经掰不开了。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海派著名作家程乃珊曾以绿房子为原型,创作了小说《蓝屋》。

 程乃姗在她的博客中写道:“绿屋的主人吴同文是我先生的外公,他的作风是一贯的高调张扬,连造一栋房子也要与众不同。死也死得让人心惊肉跳,但却感人——他与姨太太在文革中手拉手一起自杀的,后来殡仪馆收尸时两人的手掰都掰不开。”

  她又说,离开绿屋的吴家后人并未凋零,绿屋的大公子、二公子分别毕业于大同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绿屋的三公子和四公子都毕业于交大。绿屋的大小姐毕业于中西女中,她就是程乃姗的婆婆。绿屋的另外几位千金分别毕业于同济、复旦、中国医科大学。作为绿屋的后代他们都有体面的工作,自食其力。作为绿屋的第三代,二公子的独生子秉承了祖父吴文同的经商头脑,文革中被赶出绿屋时只是一个高中生,白手起家,现已拥有自己的事业,一点也不输给吴文同。

  程乃姗自豪地说“我和先生作为吴同文的第三代,似也没给他丢脸。”程乃姗在她的博客中还写道“绿屋外的人和事,比绿屋更精彩,待我慢慢写出来”。

 2013422凌晨219分,著名海派作家程乃姗因白血病去世。我们再也听不到她讲述上海的故事和绿房子的故事了。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历时一年多完成修缮,绿房子于2014614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揭开神秘面纱,对外开放一日。这天,上海市民蜂涌进入平日不能进入的绿房子,他们来探寻吴文同的故事,来看邬达克,来看程乃姗的蓝屋。许多寻访者都知道2013422程乃姗去世了。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绿房子外观犹如一艘停泊在港湾的大邮船,由优美的“船舷”弧线和直线组成的“船体”,立面简洁而有动感,这是邬达克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年后,创造设计的最佳作品之一,他在吴宅的设计中将线条设计得十分流畅,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可称得上这位设计师设计生涯中炉火纯青的作品。

邬达克建筑(33)吴同文住宅  现在绿房子的主人是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