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培养策略

(2021-01-28 22:31:10)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培养策略

                    瞿立       

【摘要】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词”,如何在英语学科中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结合PEP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Read and write板块,针对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整体框架,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发展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细化可以分为三大方面,六个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常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关注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所谓工具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北京师范大学的王蔷教授在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提出了当前英语课程改革方向,强调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水平和特点。”布鲁姆将人的认识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低层次思维多体现在跟读、背诵、复述类活动中,而高层次思维是体现在比较、反思、分析、推理类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的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激活潜能,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就能逐渐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程改革的目的。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语用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很好途径,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体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首先,我们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Reading for fun, Reading for knowledge, Reading for skills,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PEP教材中的阅读一般分为读和写两个部分,通常是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学生在学习完A部分和B部分的词汇和对话后会有一个语篇的阅读,这个语篇涵盖了A部分和B部分学过的单词以及重点句型,是整个单元语言知识和话题的综合运用,因此可以依托主题情境,深挖教材文本,通过优化教学活动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结合PEP教材Read and write 板块具体教学案例,例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 读前利用文本插图,激活思维的灵活性

我在教授PEP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 这一单元的读写课时,在开课前,创设情境:It’s dinner timeI ‘m hungry. I’d like some… to eat, and I’d like some…to drink. How about you?通过这样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free talk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激活旧知,同时为下面的阅读做好了铺垫。

导入激活思维后,紧接着顺着学生谈论的话题自然而然引入文本阅读,Guess: What would Wu Yifan like for dinnerAnd how about his grandpa?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接着追问:爷爷和一凡两个人都可以吃的食物是什么?本节课的阅读素材是两张便条,在学生获取文本的关键信息后进行细节的处理,让学生思考这两张便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同时让学生了便条以及英文书信的格式。在问题的设计时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

  

二、 有序梳理文本脉络、培养思维的系统性

思维的系统性主要是指对于知识的分析、概括以及整合的能力,学生的系统性思维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梳理来培养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文章的脉络,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等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比如在教授PEP五年级上册Unit4 What can Robin do B Read and write一课时,我将板书设计成了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了整个文本阅读的内容,这个文本主要是Robin 写的一封交友的电子邮件。通过梳理文章的脉络,可以让学生了解What can/can’t Robin do? What’s robin like? 通过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发展思维的系统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利用原有的认知建构新的认知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教师设计活动和问题时应该遵循递进的原则,形成层层递进的问题,比如在第五单元Read and write 中,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有浅层次的问题到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先自己提问,接着让学生尝试根据文本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在执教者一节课时,首先了解到这是一封电子邮件,让学生思考是谁写给谁的:What’s the email for? The email is from whom? 了解了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以后接着问:What happened? What is in Mr Jones house? How does Mr Jones feel? Where does Jones live?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 Who is Mr Jones?等隐含的信息,这样的思维培养策略,问题的提出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思维层次,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三、 强化深层思考意识,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针对阅读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抓住读前、读中和读后,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任务驱动。在五年级What would you like B 部分Read and write 部分,Yifan Grandpa,以便条的形式告诉Robin 他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时,Robin最终给吴一凡和他的爷爷端上来一盘 “chicken ice cream”时。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看到最后发生的这一情景时不由自主的笑出了声,教师及时抓住契机,问学生:Will they eat? 学生给出了很多答案,S1: of course. They are hungry. S2: No, they ask for some delicious food. How do you think of Robin?学生给出了很多答案S1: Robin is interesting. S2Robin is helpful. S3Robin is funny. S4: Robin can not use his head. 当学生给出这些不同的答案后,及时引导学生:Robin is a Robot. He is helpful. He can do many thing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Robots in our life. They are also very helpful and useful. PPT 呈现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故事机器人,无人机,机器人与郎朗同台弹钢琴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及时总结升华: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很多时候有一些事情是机器人无法代替的,All in all, our human being made the robot.情感的升华和渗透自然而然,本节课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语言知识,他们也了解到了更多学科知识之外的东西。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全人教育的思想,首先是一个教师,其次才是一个学科教师。

 总之,英语学习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关系密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做到心中有课标,立足于课堂活动的设计,关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使阅读教学成为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http://www.jyb.cn/info/jyzck/201404/t20140424_579303.html

[2]梅德明.2018.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解读.翼课网.

[3]王蔷. 2017.英语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教育学报.

[4]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